[发明专利]绑定保护环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4449.2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0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关欣;李莎莎;熊凯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03 | 分类号: | H04L12/703;H04L12/723;H04L1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绑定 保护环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绑定保护环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输网络通常采用标答转换路径(Label Switched Path,简称LSP)线性保护方案实现业务的保护。如果接入层工作路径故障则会导致全网倒换,如果工作路径和保护路径都有业务会中断。也就是,单点故障时全网倒换,多点故障时保护失效。另外,每配置一条隧道(Tunnel)都需要配置对应的保护通道和保护组,配置繁琐。
针对线性保护的问题,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Switching,简称MPLS)环网保护方案应运而生。MPLS环网保护方案中所有业务基于环进行保护,通过环网保护形成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全网保护方案。配置简单,保护倒换快速。当某处故障,只在单环内倒换,不会影响其它环,因而能够隔离故障。新增Tunnel无需再单独配置保护通道,减少了配置工作量。MPLS环网保护方案可有效节约网络资源的保护机制。
在MPLS环网保护方案中,需要将Tunnel与MPLS保护环建立绑定关系,才能实现对Tunnel的保护。然而,现有的MPLS保护环绑定方法,将隧道上节点按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进行划分,分别在接入层、汇聚层和核心层确定Tunnel的MPLS保护环,将Tunnel与确定的MPLS保护环建立绑定关系后,Tunnel中没有与MPLS保护环建立绑定关系的节点比较多,不能实现最大化保护Tunnel,导致MPLS环网保护方案的保护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绑定保护环的方法和装置,用于减少隧道中没有与保护环建立绑定关系的节点的数量,从而实现Tunnel保护的最大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绑定保护环的方法,包括:
接收到客户端的隧道绑定请求后,获取所述隧道经过的每个节点以及每个保护环所经过的节点;
在所有所述保护环中确定与所述隧道至少有两个交点的可绑定环;
从所述隧道的首节点沿所述隧道的方向开始查找所述隧道上的第一个上环点,在包括所述第一个上环点的所有可绑定环中确定所述第一个上环点所在的最佳保护环,并查找所述隧道上的第一个下环点,然后从所述第一个下环点开始查找所述隧道上的第二个上环点,并在包括所述第二个上环点的所有可绑定环中确定所述第二个上环点所在的最佳保护环,查找所述隧道上的第二个下环点,以此类推,直至查找到所述隧道的尾节点;
将每个上环点所在的最佳保护环与所述隧道进行绑定;
其中,所述第一个上环点为从隧道的首节点开始所述隧道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可绑定环相交处的第一个节点,第n1个上环点为从所述第n1-1个下环点开始所述隧道与一个或多个所述可绑定环相交处的第一个节点,n1为大于1小于N的自然数,N为所述隧道经过的节点的总数;
其中,第n2个上环点至少位于一个包括所述隧道上第n2个上环点的下一个节点的可绑定环上,n2为大于等于1小于N的自然数;
其中,第n2个下环点为所述隧道与所述第n2个上环点所在的最佳保护环相交的最后一个节点;
其中,所述第n2个上环点所在的最佳保护环为包括所述第n2个上环点和第n2上环点的下一个节点且与所述隧道相交的节点最多的可绑定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有多个可绑定环满足以下条件:包括所述第n2个上环点和第n2上环点的下一个节点且与所述隧道相交的节点最多,将满足所述条件的可绑定环中剩余带宽最大的可绑定环确定为所述第n2个上环点所在的最佳保护环,或,将满足所述条件的可绑定环中绑定隧道最少的可绑定环确定为所述第n2个上环点所在的最佳保护环,或,从满足所述条件的可绑定环中随机选择一个保护环所述第n2个上环点所在的最佳保护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绑定保护环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到客户端的隧道绑定请求后,获取所述隧道经过的每个节点以及每个保护环所经过的节点;
处理模块,用于在所有所述保护环中确定与所述隧道至少有两个交点的可绑定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4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