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固有特性分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04535.3 申请日: 2012-11-30
公开(公告)号: CN102968537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岳会军;徐向阳;刘艳芳;韩笑;郭伟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7/50 分类号: G06F17/50
代理公司: 北京慧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32 代理人: 王顺荣;唐爱华
地址: 100191***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行星 齿轮 传动系统 扭转 振动 固有 特性 分析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行星齿轮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固有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对单个行星排带阻尼纯扭转振动进行数学建模;

规定太阳轮、行星轮、齿圈、行星架的下标分别为s、p、r、c,第i个行星轮定义下标为pi,转角为θ,转速为加速度为各齿轮半径为R,J表示转动惯量,k、c分别表示刚度和阻尼,k、c下标两字母连接代表下标两字母表示部件间的刚度和阻尼,α1为行星架位移方向与齿圈和行星轮啮合线的夹角,α2为行星架位移方向与太阳轮和行星轮啮合线的夹角;

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模

设L=T-V

ddt(Lq·j)-Lqj=Qj]]>

其中T为动能,V为势能,Q′j为非有势力的广义力,在进行带阻尼扭转振动计算中,把阻尼力看作非有势力广义力进行计算;

(1)能量计算

系统的动能为

T=12Jsθ·s2+12Jrθ·r2+12Jcθ·c2+Σi=1q[12Jpi(θ·c+θ·pi)2+12mp(Rcθ·c)2]]]>

系统的势能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在单个行星排中势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齿轮传动啮合处的势能,一个是行星系统与外部连接处的势能;

齿轮传动啮合处势能:

V1=Σi=1q[12ksp(θsRs-θcRscosα2+θpiRpi)2]+Σi=1q[12kpr(θcRrcosα1+θpiRpi-θrRr)2]]]>

行星系统与外部连接的势能:

V2=12ksθs2+12kcθc2+12krθr2]]>

上式中ks、kc、kr为与其他部件连接刚度,单位为N·m/rad,ksp、kpr为行星传动内外啮合刚度,分别为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刚度和行星轮与齿圈啮合刚度,单位为N/(m·rad);

(2)建立有阻尼扭转振动微分方程

Jθ··+Cθ·+=0]]>

得到:

由此看出,阻尼与弹簧对应存在,作为非有势力广义力的阻尼力与有势力弹簧力对应存在,

所以,通过刚度矩阵推出阻尼矩阵:

步骤二:对该传动系统进行固有特性分析

(1)数值求解

应用阵型叠加法求解,引入正则坐标xN,所得振动方程左乘右乘AN,则

x··N+CNx·N+KNxN=0]]>

Cn、KN分别为正则坐标中的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

展开形式为:x··Nj+CNjx·Nj+Wj2xNj=0]]>

改写为:x··Nj+2ζjWjx·Nj+Wj2xNj=0]]>

其中ζ=CNj/2Wj,是第j阶正则阵型相对阻尼系数;

所以,固有频率Wj=Wj1-ζ2;]]>

举实例验证:

行星排中有4个行星轮,其行星齿轮传动的参数如表1:

表1行星齿轮传动参数

编程得到的固有频率如表2:

表2固有频率

阶数固有频率(Hz)0011146.622059.332807.443325.5

表中0阶代表刚体运动;

(2)simulationX仿真求解

根据表1,求得固有频率为:

表3固有频率

阶数固有频率(Hz)0011272.722037.532866.343327.4

(3)小结

除第一阶频率外,其他阶固有频率计算与仿真误差在3%以下,第一阶的不同是由于建模方式的限制产生的,在simulationX建模中,行星架的转动惯量与行星轮是必须分开计算的,而数值计算中,把行星轮绕中心轴的转动同时归于行星架的转动惯量上,所以引起了约为9.9%的误差;

步骤三:应用多组计算,验证阻尼对固有频率的影响:

通过以上步骤,计算实际应用中的100个行星排的固有频率,对比无阻尼情况下与有阻尼的实际情况,得出这样的结论:

数值上,C/K≤1/10000时,对其固有特性基本无影响,在1/10000≤C/K≤1/500时,除行星架外影响很小,约为1%;因此,1/500≤C/K,就应考虑阻尼影响;

步骤四:建立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通用矩阵并通过实例数值计算和simulationX建模仿真验证;

一、多个行星齿轮传动系统通用矩阵

同样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

(1)能量计算

系统的动能为

T=12J1sθ·1s2+12J1rθ·1r2+J1cθ·1c2+Σi=1q[12J1pi(θ·1c+θ·1pi)2+12m1pi(R1cθ·1c)2]]]>

+12J2sθ·2s2+12J2rθ·2r2+12J2cθ·2c2+Σi=1q[12J2pi(θ·2c+θ·2pi)2+12m2pi(R2cθ·2c)2]]]>

+...+12Jxsθ·qs2+12Jxrθ·xr2+12Jxcθ·xc2+Σi=1q[12Jxpi(θ·xc+θ·xpi)2+12mxpi(Rxcθ·xc)2]]]>

+12Jinθ·in2+12Joutθ·out2]]>

系统的势能为

势能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在单行星排中势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齿轮传动啮合处的势能,一个是行星系统与外部连接处的势能;

齿轮传动啮合处势能:

V1=Σi=1q[12k1sp(θ1sR1s-θ1cR1scosα12+θ1piR1pi)2]+Σi=1q[12k1pr(θ1cR1rcosα11+θ1piR1pi-θ1rR1r)2]]]>

Σi=1q[12k2sp(θ2sR2s-θ2cR2scosα22+θ2piR2pi)2]+Σi=1q[12k2pr(θ2cR2rcosα21+θ2piR2pi-θ2rR2r)2]]]>

+...+Σi=1q[12kxsp(θxsRxs-θxcRxscosαx2+θxpiRxpi)2]+Σi=1q[12kxpr(θxcRxrcosαx1+θxpiRxpi-θxrRxr)2]]]>

行星系统与外部连接的扭转弹性势能包括两部分

1、行星排间通用势能表达式:

V2=12kxymn(θxy-θmn)2]]>

行星排间有多少连接,就有多少V2求和,由于其连接的不确定性,所以没办法用求和的方法统一表示;

2、输入、输出势能:

V3=12kin(θ1s-θin)2+12kout(θout-θxendc)2]]>

公式中Jin、Jout分别为输入转动惯量,θin、θout、分别为输入和输出的转角和转速;

由非有势力对应求得阻尼矩阵为:

其中Ky,n表示部件y、n连接的连接矩阵

x指第x级行星排,x取1、2、3…,q代表第q个行星齿轮,q取1、2、3…

Rxs、Rxc、Rxr、Rxpi分别指第x级行星排太阳轮、行星架、齿圈、第i个行星轮的半径;

αx1、αx2分别指第x级行星排行星架位移方向与齿圈和行星轮啮合线的夹角、行星架位移方向与太阳轮和行星轮啮合线的夹角;

Jin、Jout、Kin、Kout是把输入和输出看作一个整体,代表整体的输入、输出转动惯量和输入、输出轴的刚度;

求得对应阻尼矩阵为:

其中m取1、2、3…,代表第m排,n代表s、r、c;kxymn、cxymn代表第x级行星排中部件y与m级行星排中部件n连接刚度和阻尼;矩阵中y直接替换成了相应部件字母;kxsp、kxsp、cxsp、cxsp分别代表第x行星排太阳轮和行星轮间、行星轮和齿圈间的刚度和阻尼;

一般情况下,由一排太阳轮输入,最后一个行星排行星架输出,这两个矩阵加上输入输出影响后变为:

阻尼为:

求得连接矩阵的构成,对于kxymn、cxymn,是第x级行星排中部件y与m级行星排中部件n连接刚度和阻尼,刚度和阻尼的连接矩阵就是在x级行星排y部件对应行和m级行星排n部件对应列位置分别添加项-kxymn、-cxymn,就构成了连接矩阵;

在输入、输出轴连接部件对应刚度项和阻尼项中直接加上Kin、kout、cin、cout即可;

举连接矩阵的例子如下:

连接矩阵只受行星排间连接影响,因为连接有多种形式,所以连接矩阵也不相同,还是按照一排太阳轮输入,最后一排行星架输出分情况;这里假设相邻行星排连接中最常见的几种连接情况,其他情况得到原理相同;

由于相邻排中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势能方式均列出,在下面分情况讨论

V2=12kxs(x+1)s(θxs-θ(x+1)s)2+12k(x+1)cxr(θ(x+1)c-θxr)2+12kxc(x+1)r(θxc-θ(x+1)r)2]]>

+12kin(θ1s-θin)2+12kout(θout-θxendc)2]]>

Kin,1=[-kin 0 0…0 0 0]

Kx,out=000···0-kout0]]>

阻尼为:Cin,1=[-cin 0 0…0 0 0]

Cx,out=000···0-cout0]]>

情况一、X排行星架与X+1排齿圈相连,X排齿圈同时与X+1排行星架相连;

情况二、X排齿圈与X+1排行星架相连,X排太阳轮与X+1排太阳轮相连;

情况三、X排行星架与X+1排齿圈相连,同时X排太阳轮与X+1排太阳轮相连;

其余情况连接矩阵计算原理相同,连接部件不同影响相应项的位置;上述部件间若无连接,则对应刚度值取0;在变速箱中应用,随档位变化会有相应的部件固定,此时,对应刚度行和列的值均取0;

二、两个行星排连接实例验证

两个行星排中行星齿轮均为4个,1行星排的太阳轮与2行星排的太阳轮相连,1行星排的齿圈与2行星排行星架相连;依实际情况,输入轴连接1排太阳轮,输出轴连接2排行星架,离合器输入,负载输出,下面计算中的所有符号表示,是把上面的第x排换成实际行星排的级数进行计算,不再重复列出;

同样应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

(1)能量计算

系统的动能为

T=12J1sθ·1s2+12J1rθ·1r2+12J1cθ·1c2+Σi=14[12J1pi(θ·1c+θ·1pi)2+12m1pi(R1cθ·1c)2]]]>

+12J2sθ·2s2+12J2rθ·2r2+12J2cθ·2c2+Σi=14[12J2pi(θ·2c+θ·2pi)2+12m2pi(R2cθ·2c)2]]]>

+12Jinθ·in2+12Joutθ·out2]]>

系统的势能为

势能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在单行星排中势能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齿轮传动啮合处的势能,一个是行星系统与外部连接处的势能;

齿轮传动啮合处势能:

V1=Σi=14[12k1sp(θ1sR1s-θ1cR1scosα12+θ1piR1pi)2]+[12k1pr(θ1cR1rcosα11+θ1piR1pi-θ1rR1r)2]]]>

Σi=14[12k2sp(θ2sR2s-θ2cR2scosα22+θ2piR2pi)2]+[12k2pr(θ2cR2rcosα21+θ2piR2pi-θ2rR2r)2]]]>

行星系统与外部连接的扭转弹性势能:

V2=12k1s2s(θ1s-θ2s)2+12k2c1r(θ2c-θ1r)2+12kin(θ1s-θin)2+12kout(θout-θ2c)2]]>

公式中Jin、Jout分别为输入转动惯量,θin、θout、分别为输入和输出的转角和转速;

J=JinJ1J2Jout]]>

K=KinKin,1K1K1,2K2K2,outKout]]>C=CinCin,1C1C1,2C2C2,outCout]]>

Kin,1=[-kin 0 0 0 0 0 0]    Cin,1=[-cin 0 0 0 0 0 0]

K2,out=00000-kout0]]>K1,2=-k1s2s00000-k2c1r0]]>

C2,out=00000-cout0]]>

C1,2=-c1s2s00000-c2c1r0]]>

表4行星齿轮传动系统参数

表5输入输出参数

编程得到的固有频率如表6:

表6固有频率

阶数固有频率(Hz)00190

21093980411385114661599727158280793176103456

表中0阶代表刚体运动;

(2)simulationX仿真求解,根据表4、5,构建模型求得固有频率为表7:

表7固有频率

阶数固有频率(Hz)00197521130312974155952790628967318083400

表中0阶代表刚体运动;

表2中3-10阶频率与表3中1-8阶一一对应,误差小于5%,验证了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所有误差都与是否考虑输入输出轴有关,其中表2中数值表2中第5阶与表3中第3阶相差较大的原因还有仿真建模方法与数值计算方法的不同,在simulationX建模中,行星架的转动惯量与行星轮是必须分开计算的,而数值计算中,把行星轮绕中心轴的转动同时归于行星架的转动惯量上,这点与单行星排出现的误差原因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45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