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离合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5099.1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6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婷;黄波;陈勇;罗大国;陈华;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1 | 分类号: | 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范晓斌;张群峰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合器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
背景技术
车辆变速器主要有机械式无级变速器(CVT)、液力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MT)以及双离合器变速器(DoubleClutch Transmission,DCT)等多种型式。其中双离合器变速器(DCT)具有两个离合器选择性传递发动机动力,其具有更多的传动比,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的应用可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以及降低汽车尾气排放。
现有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两根输入轴,一根为实心输入轴101,另一根为同心地套在实心输入轴101外部的空心输入轴104。为了将该空心输入轴104支撑成使其能够相对于实心输入轴101以及变速器壳体106转动,通常在该空心输入轴104的前后两个支撑点处用轴承对其进行支撑。如图1所示,在靠近空心输入轴104前端(靠近发动机一端)的前支撑点处通过滚柱轴承107、在靠近空心输入轴104后端(远离发动机一端)的后支撑点处通过滚针轴承103进行支承,并在空心输入轴104和实心输入轴101之间设置推力轴承102进行阻隔限位。作为前支撑轴承的滚柱轴承107在受力向前时,通过轴承自带的轴承卡环105限位,在受力向后时,通过轴承自带的密封罩108限位。
现有技术中利用轴承自带的卡环105和密封罩108以及推力轴承102进行限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其存在空心输入轴轴向窜动量大的问题。而这会导致变速器整机的振动和噪声增大,降低整车舒适性,影响变速器总成的使用寿命。并且,这种限位方式由于零件过多,增加成本和装配的复杂性,如上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DCT)传动比较多,减少装配零件有利于传动装置的布置、有利于传动系的体积减小以及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和优化背景技术中所述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双离合器变速器,其包括:
变速器壳体;
设置在所述变速器壳体内并沿轴向方向延伸的第一输入轴;
同轴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入轴外侧的空心的第二输入轴;
后支撑轴承,其套设在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之间,并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后支撑点处支撑所述第二输入轴;
前支撑轴承,其套设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外侧,并在所述第二输入轴的前支撑点处支撑所述第二输入轴;
所述变速器壳体在对应于所述前支撑轴承的位置处具有朝着所述前支撑轴承开口的卡槽,所述前支撑轴承紧密地嵌在所述卡槽内,以防止所述前支撑轴承相对于所述变速器壳体沿所述轴向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卡槽围绕所述前支撑轴承沿至少一部分圆周延伸。
优选地,所述卡槽的沿所述轴向方向的一侧由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变速器壳体的轴承压垫来限定。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壳体具有朝着所述前支撑轴承伸出并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凸起部,所述卡槽至少部分地由所述凸起部限定。
更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具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直径的第一内孔和第二直径的第二内孔,所述第一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直径的大小设置成适合于所述在第一内孔内容纳所述前支撑轴承;所述第二直径的大小设置成允许所述第二输入轴通过所述第二内孔,但阻止所述所述前支撑轴承通过所述第二内孔;所述轴承压垫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凸起部的邻近所述第一内孔的侧端面上,以便与所述凸起部一起将所述第一内孔限定为所述卡槽。
更优选地,所述轴承压垫利用可调节紧固件连接至所述凸起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径的大小与所述前支撑轴承的外径基本相等。
优选地,所述前支撑轴承为具有内圈和外圈的球轴承;
所述球轴承的内圈抵靠所述第二输入轴的轴肩或轴齿端面,且由轴上卡环限制所述球轴承在所述第二输入轴上的轴向位置;所述球轴承的外圈嵌入在所述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壳体的卡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球轴承外圈厚度的三分之二。
优选地,在所述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二输入轴之间无附加的用于进行轴向阻隔的推力轴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是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离合器变速器是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5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