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指示器及电力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06154.9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4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庞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2 | 分类号: | G08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示器 电力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指示器及电力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停电设备检修时,除停电设备需要做停电、验电、挂地线等防止工作人员触电的措施外,还需要做好防止工作人员误入带电间隔或误操作运行设备的措施。现行的主要方法是在停电设备两侧运行设备的遮拦或在开关柜柜体上罩红布曼,以对运行设备有一个遮盖作用,使操作人员不能轻而易举的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操作,或者工作人员不能轻而易举的进入带电间隔。但是由于运行中的开关柜、遮拦门、二次盘或保护盘没有一个专门挂红布曼的装置,工作人员往往将红布曼挂在运行中的二次设备上,比如直接挂在二次压板上,这样会引起压板的接头松动,从而会引发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变电例行工作中定期检查二次压板接头接触是否良好,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停电设备检修时,带电设备指示器会引起压板接头松动,从而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对停电设备检修时,带电设备指示器会引起压板接头松动,从而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指示器及电力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指示器,该指示器包括:通过连接件安装在电力设备的外壳上,指示器包括:开关、指示装置以及报警装置,其中,开关,用于启动或停止指示器;指示装置,与开关连接,用于在指示器启动之后指示电力设备处于带电状态;报警装置,与开关连接,包括:热传感器、报警距离调整装置以及报警器,其中,报警距离调整装置,用于设置报警距离;热传感器,用于检测热源与电力设备的距离;报警器,连接于热传感器与报警距离调整装置之间,用于在热源与电力设备的距离小于报警距离的情况下,发出电力设备带电的警报。
进一步地,热传感器包括热释电传感器。
进一步地,报警距离调整装置包括热释电报警距离调整钮。
进一步地,指示器安装在壳体内,在壳体的外部安装连接件,壳体通过连接件吸附在电力设备的外壳上。
进一步地,连接件为磁铁。
进一步地,包括:电压转换装置,连接于电源、指示装置、报警装置之间,用于将电源的电压转换为指示装置、报警装置的工作电压。
进一步地,指示器包括复位装置,分别与指示装置、报警装置连接,用于将指示装置和报警装置的信号恢复到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报警器包括蜂鸣器。
进一步地,指示装置包括LED指示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力设备,在该电力设备上吸附有指示器。
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停电设备检修时,带电设备指示器会引起压板接头松动,从而导致保护装置误动或拒动的问题,实现了对电力设备发出带电指示,且在工作人员靠近带电设备时发出带电警报的效果,可以防止人员误入带电间隔和防止人员误操作带电设备,从而可以避免二次设备的误动或拒动,并且,本发明提供的指示器不需要借助现有的电力设备就可以实现防止人员误操作运行设备和误入带电间隔,该指示器便捷、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器的详细结构的主视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器的详细结构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器的详细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示器的详细结构的后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6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