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换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06425.0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1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查晓冬;李向威;肖如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1/00;F24F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215002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调领域的高效换热系
统,属于空调换热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见的中央空调系统对于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冷媒热量和从蒸发器出
口出来的气体冷媒热量都没有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中国专利文献CN102095268A公开了一种带回热器的丙烷制冷剂的空调装置,该装置在原有空调系统中做改动,加入了回热器,所述回热器具有与冷凝器的出口连通的内管进口以及与电子膨胀阀连通的内管出口,所述膨胀阀的出口与蒸发器的进口连通,蒸发器的出口和回热器的外管进口连通,回热器的外管出口与压缩机进口连通,压缩机出口与冷凝器连通。该种空调装置通过增加回热器,使得从蒸发器出来的气体冷媒能够对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进行降温,从而使得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器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提高了蒸发器的蒸发性能,进而提高了整个空调装置的制冷性能。但是,该空调装置没有涉及冷凝器以及蒸发器内部结构的改进,而采用现有常规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结构。
现有常规中央空调的冷凝器基本上采用的是管式换热器,制冷剂通过布置在换热器外壳内的换热管与外界的水进行换热,实现制冷。为了使冷凝器的冷凝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在管式冷凝器的出液口端,一般还设置有过冷管,来保证从冷凝器出液的进一步冷却,但此种方法中,过冷管的冷源是从外界进入的冷却水,受冷源的限制(冷却水温30℃左右),这种冷凝器的过冷度相对较低,换热效率也相对较低。由于这种过冷管只能连通国标要求的冷却水而不能连通其他冷媒介质;因此,作为新的技术趋势,在管式冷凝器的应用当中,在冷凝器的出液管段常设置有板式过冷器,利用板式过冷器 来实现制冷介质和节流后低温制冷介质之间的换热,进一步提高冷凝器的过冷度,这样就能同时提高整个机组制冷量。但是,这种分体式的冷凝器的结构非常复杂,部件繁多,安装麻烦,整体体积较大,占用空间也比较大,使得整个中央空调的占地面积较大。
为解决冷凝器结构复杂,占空比较高的问题,美国专利文件
US2010/0065262Al公开了一种板式换热器,其可以作为冷凝器使用。其相对管式的换热器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但是,其没有使冷凝器进一步冷却的过冷装置,因此,这种冷凝器的冷凝效率不能满足要求。而现有技术中,这种板式的冷凝器加装过冷器也是通过管路连接的分体式结构。其占地面积仍然不能满足紧凑型中央空调系统的要求。
中国专利文件CN2604667Y公开一种集预热、灭菌、冷却于一体的板式换热器。为解决已有技术中消毒灭菌及快速冷却采用两套独立设备同时运行存在的能源利用不充分、浪费水及设备投资大的问题。该换热器是将多片板式换热器紧密地连接,在中间增设了导流片形成余热交换区和高温灭菌区,它由预热片1、消毒灭菌片4、散热片2,导流片3和高温加热片5所组成,冷液体经预热和消毒,在散热片内放出热量后流出,高温介质可用热水或过热蒸气,在加热片中放出热量,由于它们连接紧密热量能充分交换。但是,该板式换热器中的导流板3的内部形状为平行四边形,流体经过导流板3时会导致流体流速过小,最终导致换热效率较低,不能满足中央空调中的冷凝器对换热效率的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空调领域的换热系统无法同时满足结构紧凑且换热效率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换热效率较高的高效换热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换热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用于提 供制冷介质;冷凝器,所述冷凝器具有冷凝区和与所述冷凝区连通的过冷区,所述冷凝区与所述压缩机的制冷介质出口连通,用于实现所述制冷介质和冷却液的换热,所述过冷区用于实现对经过所述冷凝区冷凝且经过电子膨胀阀节流的制冷介质和经过所述冷凝区冷凝且未经过电子膨胀阀节流的制冷介质之间的换热,并将经过电子膨胀阀节流后的制冷介质通过压缩机的制冷介质入口重新导入所述压缩机内;筒式换热器,具有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区的出口连通,所述内管的出口与第一电子膨胀阀连通,所述外管的流入口与蒸发器的出口连通,所述外管的流出口与所述压缩机连通;蒸发器,用于实现对来自冷凝器的液态制冷介质A的气态转化,具有蒸发器入口和蒸发器出口,所述蒸发器入口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连通,所述蒸发器出口与所述外管的流入口连通;其中,所述冷凝区与所述过冷区通过一个过冷导流板隔离,所述过冷导流板上设有用于将所述冷凝区冷凝后的所述制冷介质导流至所述过冷区的过冷导流凹槽,所述过冷导流凹槽的截面积与两端的过冷导流接口的过流面积大致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必信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6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玉米油废水回收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絮凝剂聚磷硫酸铝铁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