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制电子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7759.X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1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郭土水;江清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40;H01R13/46;H01R13/6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电子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流或者信号的作用。这种连接可能是暂时并方便随时插拔的,也可能是电气设备或导线之间永久的结点。
目前的电子连接器,结构简单,与其他电气元器相连,只能接受的一种电信号,而不能接受两种以上电信号,无法将控制信号与工作信号结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能够传输两种以上的电信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控制电子连接器,包括若干第一pin针,所述第一pin针相互连接且通过塑料件固定而形成第一pin针组,所述第一pin针至少两头露出,还包括连接在第一pin针组上的控制pin针组,所述控制pin针组上设有若干控制pin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pin针至少包括不相互接触的第一控制pin针和第二控制pin针,所述第二控制pin针设有成角度弯曲的弯曲部,所述弯曲部经推压可与所述第一控制pin针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pin针组外部还覆盖有含开口的挡板中,所述弯曲部至少部分伸出所述挡板,将所述弯曲部全部压入所述挡板后,所述第一控制pin针与第二控制pin针相互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至少有一个所述第一pin针上套有一段塑料套。
有益效果
(1)第一pin针组与一种电气系统连接,控制pin针组与另外一种电气系统连接,从而可以同时接受两种电信号,在两种电气系统皆发出电子信号时,本发明控制电子连接件才传输信号;
(2)第二控制pin针成角度设置,挤压第二控制pin针使其与第一控制pin针接触,此时才能使得控制pin针组形成通路;
(3)控制pin针组外设有含开口的挡板用于保护控制pin针组,防止其受外力二损坏;
(4)因为pin针为薄金属片,易变性,难以固定在卡槽中,pin针上设有塑料套,塑料套不易弯曲变形,容易卡入卡槽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pin针组,12、第一pin针,13、塑料件,14、塑料套,2、控制pin针组,21、第一控制pin针,22、第二控制pin针,221、弯曲部,23、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可控制电子连接器,包括若干第一pin针12,第一pin针12相互连接且通过塑料件13固定而形成第一pin针组1,第一pin针12至少两头露出,还包括连接在第一pin针组1上的控制pin针组2,控制pin针组2上设有若干控制pin针。使用时,将第一pin针组1与一种电气系统连接,控制pin针组2与另外一种电气系统连接,从而可以同时接受两种电信号,只有在两种电气系统皆发出电子信号时,本发明控制电子连接件才传输信号,从而实现控制信号与工作信号结合。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控制pin针至少包括不相互接触的第一控制pin针21和第二控制pin针22,第二控制pin针22设有成角度弯曲的弯曲部221,弯曲部221经挤压后可与第一控制pin针21接触,使得控制pin针组2形成通路,这种方式可以形成一种断路保护,只有在外力迫使第二控制pin针22与第一控制pin针21相接触时,控制pin针组2才进入工作系统。另外,第二控制pin针组2外还罩有含开口的挡板23,用于保护控制pin针组2,防止其受外力而损坏。因为pin针为薄金属片,易变性,难以固定在卡槽中,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第一pin针12上设有塑料套14,塑料套14不易弯曲变形,容易卡入卡槽中,起到一个很好的定位固定作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致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77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