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止古建筑连续倒塌的柱间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08577.4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43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7 |
发明(设计)人: | 穆保岗;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18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古建筑 连续 倒塌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增强古建筑整体稳定性的柱间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古建筑的保护,古建筑代表着中国悠久历史的发展过程,代表着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古建筑中有很多群体聚落连体共生结构,这种结构整体稳定性较差,结构中构件之间影响显著,重要构件的破坏会导致整体结构的倒塌。一般古建筑房屋中柱子是整个结构中最为重要的承载构件之一,它能将整个屋面的荷载传递到基础,但古建筑中柱与柱之间联系是脆性材料,单独一根柱子的倒塌破坏,很可能会发生连锁反应,直接导致整个结构的倒塌。加强柱子的稳定性,对于整个建筑的整体稳定会有显著的提高。因此,应用现代技术加强古建筑中柱与柱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增强古建筑整体稳定性的柱间加固结构,能够将所有的柱端连接,单独某根柱子发生大位移时,邻近的柱子能提供有效的约束,从而加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防止古建筑连续倒塌的柱间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包住柱的包覆件和连接包覆件的钢丝;
所述包覆件由两个对称构件组成,每个构件都是由一块弧形钢板和两块矩形钢板组成,所述弧形钢板为半圆形,其内接直径为柱的直径,所述矩形钢板在弧形钢板边缘沿弧形钢板法线方向布置。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钢板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螺栓孔,所述包覆件的两个对称构件采用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钢板和两块矩形钢板采用焊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包覆件与钢丝采用绑扎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钢板和矩形钢板均采用Q345--B钢,弧形钢板厚度为5mm,高度为50mm,矩形钢板尺寸为70mm×50mm×5mm。
作为优选,所述螺栓孔的开孔直径为22mm,所述螺栓采用M20普通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钢丝采用带刻痕的消除应力钢丝,其直径为5mm,长度为柱间距+200mm。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加强古建筑中柱与柱的联系来实现结构整体稳定性的提高。本发明能够在局部柱子发生较大位移时,通过相邻柱子对其施加有力约束,防止其破坏,从而有效加强了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同时本发明具有可拆卸,操作简单,应用方便,对建筑本身无破坏等优点,在古建筑加固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用于增强古建筑整体稳定性的柱间加固方法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包覆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用于增强古建筑整体稳定性的柱间加固装置的正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用于增强古建筑整体稳定性的柱间加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所示部分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和5所示:一种用于防止古建筑连续倒塌的柱间加固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包住柱的包覆件1和连接包覆件的钢丝2;
所述包覆件1由两个对称构件组成,每个构件都是由一块弧形钢板3和两块矩形钢板4组成,所述弧形钢板3为半圆形,其内接直径为柱的直径,所述矩形钢板4在弧形钢板3边缘沿弧形钢板3法线方向布置。
所述矩形钢板4中心位置处设置有螺栓孔5,所述包覆件1的两个对称构件采用螺栓6连接。所述弧形钢板3和两块矩形钢板4采用焊接连接。所述包覆件1与钢丝2采用绑扎连接。所述弧形钢板3和矩形钢板4均采用Q345钢,弧形钢板3厚度为5mm,高度为50mm,矩形钢板4尺寸为70mm×50mm×5mm。所述螺栓孔5的开孔直径为22mm,所述螺栓6采用M20普通螺栓。所述钢丝2采用带刻痕的消除应力钢丝,其直径为5mm,长度为柱间距+200mm。
本发明的实施方法如下:
1.预制弧形钢板3:先现场测量柱子的直径,选取Q345钢,厚度5mm,高度500mm,工厂预制成半圆形,使其内接圆直接与柱直径相同。
2.预制矩形钢板4:选取Q345钢,尺寸为70mm×50mm×5mm,在钢板正中心位置开孔,开孔直径22mm。
3.预制包覆件1:将一块弧形钢板3和两块矩形钢板4按图2所示放置,采用焊接方法,使其连接,重复上述步骤,可得两个相同构件,两构件如图2所示对称放置组成包覆件1,对包覆件1进行除锈喷漆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8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及铝合金表面的氮化方法
- 下一篇:外滤滤管卧式旋转浸膜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