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紫外线面料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09664.1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邵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蚕速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2G3/04;D02G3/3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面料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防紫外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原料包括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其中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竹原纤维30%-70%,聚酯纤维30%-70%,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采用涡流纺工艺加工成包芯纱线,然后通过加捻梭织制成具有立体纹路的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竹原纤维50%,聚酯纤维5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为涤纶。
4.一种防紫外线面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的预处理,首先对竹原纤维进行烘干,然后进行喷洒给油给湿处理,向竹原纤维中喷洒给油给湿渗透剂,其中所述渗透剂的成分包括乳化剂10-14%,柔软剂8%-11%,余量为软水,渗透剂的添加量为竹原纤维重量百分比的10%;聚酯纤维同时进行给油给湿处理;
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的开清棉工序,其中竹原纤维所用的开清棉设备及参数为: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720-780r/min,混棉机的两个平行打手速度分别为760r/min和810r/min,梳针式开棉机的打手速度为600r/min,振动棉箱的喂入罗拉速度35r/min,成卷机的罗拉速度为20r/min,综合打手速度为800r/min,车间内湿度为46%-50%;聚酯纤维的开清棉设备及参数为:抓棉机的打手速度为500-560r/min,混棉机的两个平行打手速度分别为450r/min和500r/min,梳针式开棉机的打手速度为400r/min,振动棉箱的喂入罗拉速度25r/min,成卷机的罗拉速度为20r/min,综合打手速度为700r/min;
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梳棉工序,其中竹原纤维的梳棉设备及参数为:梳棉机的锡林速度为320-350r/min,刺辊速度为750r/min-800r/min,盖板速度150mm/min,道夫速度为16r/min,锡林-道夫隔距0.15mm,生条干定量为19g/5m,车间湿度为41%-44%;聚酯纤维的梳棉设备及参数为:梳棉机的锡林速度为280-300r/min,刺辊速度为650r/min-700r/min,盖板速度100mm/min,道夫速度为15r/min,锡林-道夫隔距0.1mm,生条干定量为25g/5m;
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的并条工序,采用三道条混方式,头道并条定量21g/5m,二并定量19g/5m,三并定量18g/5m,车间湿度为75%-85%,并条过程中,重加压,轻定量,大间距,低速度;
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的涡流纺工序,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经喂入罗拉,再经过牵伸机构后,牵引至空心锭中,在高速回转涡流的作用下沿喷嘴内侧升起,并沿锭子旋转,加捻形成以聚酯纤维为芯,竹原纤维包裹其外的包芯纱,所述纱线从导纱孔中不断由引出罗拉引出卷绕成筒子;其中涡流纺机的参数为:主牵伸倍数为35,中间牵伸倍数为2.01,喷嘴压力0.5Pa,喂入比0.97,卷曲比,0.98,出条速度380m/min,车间湿度为70%-75%;
涡流纺得到的混合纱线经过清纱器清理后,进行整经、浆纱,然后上机采用加捻梭织的方法织成具有立体纹路的面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竹原纤维30%-70%,聚酯纤维30%-7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竹原纤维和聚酯纤维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竹原纤维50%,聚酯纤维50%。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纤维为涤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捻梭织过程中,经线和纬线均为竹原纤维与聚酯纤维涡流纺出的包芯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所述经线和纬线加捻300个/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作方法,所述加捻梭织过程中,多条经线和多条纬线上下交织,形成立体纹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蚕速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蚕速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0966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卷芯、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