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塑形痔疮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0340.X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9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9/02;A61P9/14;A61K31/045;A61K31/122;A61K33/3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痔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组制作痔疮栓剂的中药和一种治疗痔疮的栓剂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一种生活中常见的肛肠科疾病,肛管周围神经末梢丰富,痔疮发病往往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门静脉系统缺乏静脉瓣,门静脉血栓炎、便秘、肛周脓肿、肠炎、肠道寄生虫、直肠下部周围组织发炎等肛肠疾病可直接导致管壁变脆、血管扩张充血、痔静脉丛压力升高,引起痔疮。中医认为:痔疮的发病原因主要是脏腑本虚,《丹溪心法》指出:“痔者皆因脏腑本虚,以致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过食肥腻、辛辣、饥饱失常、饮酒过量也是主要原因。久泻久痢,久坐久站,负重远行,便秘,妇女行经、怀孕、分娩、哺乳,慢性疾患,房事过度,情志郁结,思虑太过,气血下坠,湿热风燥之邪流注、冲突而为痔。对于痔疮的治疗,手术治疗复发率高、痛苦大,局部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它具有治疗简单,疗效确切,见效快的特点,目前常用的局部治疗药物多为膏剂和栓剂,它们的缺点是肛管内外的药物不能与病变处保持持续有效接触、分布在病变处的药物剂量不稳定,肛门外的药物易被衣物粘去,影响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治疗痔疮各种症状的由中药组合物制成的新型栓剂。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组中药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效原料组成:荆芥、川椒、薄荷、白花蛇舌草各10-20份,金银花、五倍子、土茯苓、苦参、冰片、炉甘石各25-35份,麝香酮0.03-0.09份。
作为优选方式按重量份计的药效原料组成为:荆芥、川椒、薄荷、白花蛇舌草各15,金银花、五倍子、土茯苓、苦参、冰片、炉甘石各30,麝香酮0.06
以上是本中药组合物的基本组成,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减,以曾强疗效。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中,荆芥、苦参、冰片可以消疮、止血,辅以川椒、薄荷止痛、抑菌,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的功效,五倍子、炉甘石则收湿敛疮;再以土茯苓燥土泻湿,泄浊解毒,以麝香活血散结、止痛消肿。
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无毒、弹性、纤细的材料织成一种基底部宽、颈部略细、上部粗、头部尖圆、桶状、薄、软、伸缩性大的纤维袋子,袋子的基底部由弹性材料制成的支撑环支撑,它可以防止药栓袋全部进入肛门内,制作药栓时先将此袋填满药,然后再在其表面覆盖一层药物,使药物全部包埋袋子制成药栓,药栓在体内受到体温加热后可以变软,将基底部固定于类似于卫生巾的材料衬垫上,然后密封,使用时揭开上部的密封即可使用,取出时牵引衬垫支撑环即可取出。
本实发明的有益效果:本重量份的中药组合物制成的痔疮栓疗效较以往的痔疮栓疗效高、药物对病变组织的接触充分。痔疮一般都是突出物,药栓袋能够在力的作用下改变形状以适应肛门内外间隙,由于由药物通透性好的药袋包裹药剂,药物不至于随肛管收缩挤到别处,药物能透过细纤维袋渗透到局部组织,可以缓慢释放到病变处,由于药栓形状可塑性,药物可以稳定分布到病变处而持续起作用,另外由于其特殊造型,对内痔、外痔、混合痔都能很好的适,同时在基底部垫子和袋子的保护下,药物可充分接触病变处,而且不粘内裤。
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栓剂的制作方法为:将荆芥、川椒、薄荷、白花蛇舌草各、金银花、五倍子、土茯苓、苦参、冰片、炉甘石各、麝香酮分别进行煅制和粉碎后过200 目筛,制成粉剂,把以上中成分按上述比例混匀,将脂溶性栓剂基质加热熔化后趁热加入上述制成的粉剂,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制成药物基质,稍冷后灌入栓模中,冷却,取出药栓后套上带环的纤维栓袋,在将装好药栓的纤维栓袋表面涂上一层上述制成的药物基质,冷却后固定于衬垫上,然后密封备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所示为光自适应塑形痔疮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学院,未经潍坊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03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