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锁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0793.2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2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曹一兵;曹益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2 | 分类号: | B21D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吕俊清 |
地址: | 030024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机械技术领域,尤其与中厚板生产中矫直机的上辊盒的锁紧固定有关。
背景技术
现在,在中厚板生产中,由于矫直机的使用特点,其上、下辊需要定期更换和维护,为了实现快速换辊,上辊在矫直机活动梁上必须能够实现快速打开与快速锁紧。目前的上辊在矫直机活动梁上的连接方式为使用螺栓锁紧,该螺栓锁紧装置由T型螺栓、螺母和垫圈等组成,上辊固定装于上辊盒内,上辊盒通过T型螺栓安装在矫直机活动梁上。在矫直机活动梁上打开与锁紧上辊盒的过程中需要人工拆装该T型螺栓。
在矫直机活动梁上拆装上辊及上辊盒时,现有的锁紧装置只能通过操作者手动操作来进行,然而目前的中厚板生产环境比较恶劣,矫直机区域温度高、灰尘大,因此采用手动操作对操作者来说既不安全效率又非常低下,还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另外,采用手动操作方式紧固的螺栓锁紧力有限,而且不稳定,在矫直机运行过程中上辊盒与活动梁之间经常会由于上辊盒紧固不够出现缝隙,给矫直机的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上辊盒在矫直机的活动梁上拆装方便、锁紧牢固、安全可靠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护的液压锁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液压锁紧装置,用于将一被锁紧物锁固在一固定物上,包括:
一缸筒,所述缸筒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物上;
一活塞,所述活塞滑动套装在所述缸筒内,所述活塞与所述缸筒之间密封,并将所述缸筒分隔为驱动油腔与锁紧腔;
一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锁紧腔内,两端分别顶靠所述活塞与缸筒;以及
一拉杆,所述拉杆一端能够伸缩地卡接所述被锁紧物,另一端穿过所述缸筒及所述弹簧与所述活塞相连。
进一步,所述拉杆的一端为T型头,所述被锁紧物上固定设置一卡块,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卡槽,所述T型头与所述卡槽相配,所述拉杆上还连接设置一转动所述拉杆的手柄。
进一步,所述卡槽包括相连的一小槽孔及一大槽孔,所述小槽孔的宽度略大于所述拉杆的外径,所述大槽孔的宽度略大于所述拉杆的所述T型头的长度。
进一步,所述拉杆对应所述手柄的位置上具有方形外缘,所述手柄套装在所述拉杆外侧。
进一步,所述固定物上还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手柄的支撑部分转动套装在所述固定座内。
进一步,所述弹簧为碟簧。
进一步,所述固定物为矫直机的活动梁,所述被锁紧物为上辊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中使用拉杆卡接被锁紧物,拉杆依靠相连的活塞通过驱动油腔的压力油液驱动,并通过弹簧的回复力将被锁紧物锁固在固定物上,被锁紧物在固定物上锁固与松开通过压力油液来实现,无需手动操作,拆装方便、锁固可靠、效率高,可节约人力物力与生产时间,从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由于人为介入少、锁紧牢固,因此矫直机的运行更加安全可靠,另外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操作维护,使用方便,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液压锁紧装置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液压锁紧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发明的液压锁紧装置用于将上辊盒8锁固在矫直机的活动梁7上,数量可以是一套或两套,也可以是多套配合使用,不受限制,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本发明包括缸筒1、密封组2、活塞3、带T型头41的拉杆4、一组碟簧5及手柄6。缸筒1为筒体,通过螺栓11固定在一支座12上,该支座12焊接固定在矫直机的活动梁7上。活塞3滑动套装在缸筒1内,与缸筒1之间通过密封组2进行密封,并将缸筒1分隔为上、下两个不相通的腔体:驱动油腔101与锁紧腔102。驱动油腔101为密封腔体,与液压系统连通,可通过压力油液来驱动活塞3移动。锁紧腔102内套装一组碟簧5,在压力油液驱动活塞3向下移动时,碟簧5被压缩,进行蓄能,在压力油液回油时,碟簧5释放能量,产生的回复力驱动活塞3向上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0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成本耐磨铸钢
- 下一篇:一种治疗牛皮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