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用蓄冷和二氧化碳耦合式制冷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1889.0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于金;何廷梅;余秀清;廖树芸;张世涛;张祖敬;汪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F3/00 | 分类号: | E21F3/00;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用蓄冷 二氧化碳 耦合 制冷系统 方法 | ||
1.一种矿用蓄冷和二氧化碳耦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二氧化碳钢瓶(1)、二氧化碳汇流排(2)、截止阀(3)、三通换向阀(4)、蓄冷箱(7)、第一段冷却管道(12)、单向阀(11)、一级节流阀(5)、一级蒸发器(6)、第二段冷却管道(13)、二级节流阀(8)、二级蒸发器(9)和气动风机(10);
所述二氧化碳钢瓶(1)的出气口与二氧化碳汇流排(2)进气口相连,所述二氧化碳汇流排(2)的出气口与截止阀(3)进气口相连,所述截止阀(3)出气口与三通换向阀(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三通换向阀(4)的第二端与第一段冷却管道(12)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段冷却管道(12)的出口与单向阀(11)的入口相连,所述单向阀(11)的出口分成两路,一路与三通换向阀(4)的第三端相连,另一路与一级节流阀(5)的入口相连,所述一级节流阀(5)的出口与一级蒸发器(6)的入口相连,所述一级蒸发器(6)的出口与第二段冷却管道(13)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段冷却管道(13)的出口与二级节流阀(8)的入口相连,所述二级节流阀(8)的出口与二级蒸发器(9)的入口相连,所述二级蒸发器(9)的出口与气动风机(10)进气口相连;所述气动风机的出气口与密闭空间外相通;
所述第一段冷却管道(12)和第二段冷却管道(13)位于蓄冷箱(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用蓄冷和二氧化碳耦合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蒸发器(6)和二级蒸发器(9)为毛细管式蒸发器;所述一级节流阀(5)和二级节流阀(8)为毛细管式节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矿用蓄冷和二氧化碳耦合式制冷系统的制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当矿井内的温度高于31.1℃,所述三通换向阀(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通;所述二氧化碳钢瓶(1)内的高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第一段冷却管道(12)预冷,变成高压低温的二氧化碳液体;所述高压低温的二氧化碳液体经过一级节流阀(5)后,变成中压低温的二氧化碳液体;所述中压低温的二氧化碳液体通过一级蒸发器(6)与舱内气体热交换后,变成中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中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第二段冷却管道(13)进一步预冷后,变成中压低温的二氧化碳液体;所述中压低温的二氧化碳液体经过二级节流阀(8)后,变成低压低温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低压低温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级蒸发器(9)与舱内气体实现热量交换后,变成低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低压常温的二氧化碳气体驱动气动风机(10)之后排出舱外;所述气动风机(10)带动舱内气体与一级蒸发器(6)和二级蒸发器(9)进行热量交换;
当矿井内的温度低于31.1℃,所述三通换向阀(4)的第三端、第一端相通;所述二氧化碳钢瓶(1)内的高压常温二氧化碳液体直接进入一级节流阀(5)后成中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中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快速通过一级蒸发器(6)进入第二段冷却管道(13)预冷后成中压低温二氧化碳液体;所述中压低温二氧化碳液体经二级节流阀(8)后变成低压低温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低压低温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级蒸发器(9)与舱内气体实现热量交换后变成低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所述低压常温二氧化碳气体驱动气动风机(10)之后排出舱外;所述气动风机(10)带动舱内气体与一级蒸发器(6)和二级蒸发器(9)进行热量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未经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18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类体型测量器
- 下一篇:一种带防护罩的四齿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