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传动轴零部件覆膜砂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3177.2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6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松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昌县昌龙传动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3/08 | 分类号: | B22C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11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零部件 覆膜砂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传动轴零部件覆膜砂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覆膜砂铸造技术最早起源于德国,后传入我国,但是由于这一技术的特殊性能,目前覆膜砂铸造技术在我国只能局限生产汽车缸盖、薄壁泵体、薄壁管件等一些小型薄壁产品,在利用覆膜砂铸造技术生产汽车传动轴零部件方面存在着两大技术难题:一、壳体产生的氮气难以排放,造成产品气孔多的问题;二、壳体松软不牢,有浮沙,造成产品砂眼过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轴零部件覆膜砂生产工艺,其可解决覆膜砂壳体的浮沙、落沙问题,同时也彻底解决了产品砂眼过多的问题。
本发明传动轴零部件覆膜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打开射芯机开关,将制壳模具加热到220oC~230oC; B、拉送射砂按钮,将覆膜砂射送到模具内致满; C、将砂加热三分钟左右,使砂凝固使砂色呈淡黄色,氮气得到有效排放; D、打开松模开关,取出凝固后的成型壳体; E、修去毛刺毛边,用气吹去落砂和浮砂; F、装芯合模,要求周边要合平,不能有间隙; G、摆壳对模壳沾浇口,对模一定使浇棒口对正,把浇口用玻璃水沾牢; H、浇注,浇注时一定要注意钢水,流量由小到大,不能猛浇,猛浇容易憋气和冲坏浇口。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是采用中型圆角天然砂,此砂透气性好,杂质少,沾合性好。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中加入了适量的高强度树脂,目的是增强壳体用砂的沾合力和强度。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中加入了适量的四氧化三铁,大大增强壳体的强度和氮气的吸收、排放性能。
所述的步骤F装芯合模中的芯是空心芯子,空心改进后的芯子用砂量少、壁薄、制芯中经230度的高温加热固化后,砂子中的氮气基本得到有效排放,因而在铸造浇注时,氢气产生很少,能够散发排放出去,生产出的产品气孔量极少,合格率大大提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覆膜砂铸造技术中产品气孔多、砂眼多的问题,并且具有生产工序少,操作简单,成本低,工作效率高,产品质量好,环保节能的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传动轴零部件覆膜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打开射芯机开关,将制壳模具加热到220oC;B、拉送射砂按钮,将覆膜砂射送到模具内致满; C、将砂加热三分钟左右,使砂凝固使砂色呈淡黄色,氮气得到有效排放; D、打开松模开关,取出凝固后的成型壳体; E、修去毛刺毛边,用气吹去落砂和浮砂; F、装芯合模,要求周边要合平,不能有间隙; G、摆壳对模壳沾浇口,对模一定使浇棒口对正,把浇口用玻璃水沾牢; H、浇注,浇注时一定要注意钢水,流量由小到大,不能猛浇,猛浇容易憋气和冲坏浇口。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是采用中型圆角天然砂,此砂透气性好,杂质少,沾合性好。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中加入了适量的高强度树脂,目的是增强壳体用砂的沾合力和强度。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中加入了适量的四氧化三铁,大大增强壳体的强度和氮气的吸收、排放性能。
所述的步骤F装芯合模中的芯是空心芯子,空心改进后的芯子用砂量少、壁薄、制芯中经230度的高温加热固化后,砂子中的氮气基本得到有效排放,因而在铸造浇注时,氢气产生很少,能够散发排放出去,生产出的产品气孔量极少,合格率大大提高。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传动轴零部件覆膜砂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打开射芯机开关,将制壳模具加热到230oC; B、拉送射砂按钮,将覆膜砂射送到模具内致满; C、将砂加热三分钟左右,使砂凝固使砂色呈淡黄色,氮气得到有效排放; D、打开松模开关,取出凝固后的成型壳体; E、修去毛刺毛边,用气吹去落砂和浮砂; F、装芯合模,要求周边要合平,不能有间隙; G、摆壳对模壳沾浇口,对模一定使浇棒口对正,把浇口用玻璃水沾牢; H、浇注,浇注时一定要注意钢水,流量由小到大,不能猛浇,猛浇容易憋气和冲坏浇口。
[0012]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是采用中型圆角天然砂,此砂透气性好,杂质少,沾合性好。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中加入了适量的高强度树脂,目的是增强壳体用砂的沾合力和强度。
所述的步骤B中的覆膜砂中加入了适量的四氧化三铁,大大增强壳体的强度和氮气的吸收、排放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昌县昌龙传动轴有限公司,未经许昌县昌龙传动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31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电沉积来渗滤处理毡部件的方法
- 下一篇:多功能轧制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