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5308.0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4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忠良;谷丞;李银松;宋毅;吕文帅;杨锋;张邦琪;史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5/04 | 分类号: | B22D3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65005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浇铸 支撑 导轨 结构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行业浇铸阳极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圆盘浇铸机在有色冶炼行业广泛用于阳极板的浇铸,目前国内制造的圆盘浇铸机,按照驱动装置设置位置的不同分为两种:(1)圆盘中心驱动方式;(2)圆盘周边驱动方式。圆盘中心驱动方式虽然具有刚性好等特点,但其造价及成本都较高,而圆盘周边驱动方式则是依靠均布于圆周上的托轮支撑,加工制造相对简便,造价也相对较低。而采用周边驱动方式的圆盘需要在圆盘本体下方制造安装导轨,因圆盘直径较大,一般均在7m以上,为节省材料和便于加工,导轨主要的制造工艺均采用分段进行加工制造,然后用螺栓拼接安装在圆盘本体上,这样就造成在圆盘安装时需要对导轨进行大量的调整工作,更重要的是现场安装调整无法消除每一段导轨接口处的高度误差,导致浇铸机在转动时出现上下抖动,造成阳极板浇铸时出现晃动边,直接影响阳极板质量。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圆盘浇铸机的导轨机构有高度误差、影响阳极板浇铸质量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a、将若干根大梁通过连接梁连接固定在圆盘中心上,制成大梁均匀分布的圆盘本体;
b、将与大梁数量相同的导轨坯料依次拼接安装在圆盘本体的大梁的中间;
c、利用圆盘本体为工装,并以圆盘中心为中心,通过立车夹紧导轨坯料,对拼接好的导轨坯料进行表面加工制成加工后的导轨;
d、将加工后的导轨及与之对应的大梁进行编号处理,然后进行拆卸、涂装及重装为所需的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
所述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大梁数量为18根。
所述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中,所述导轨坯料通过螺栓及定位销安装在大梁上。
所述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大梁上设置有一用于安装导轨坯料的安装基座。
一种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其中,所述支撑导轨结构包括若干导轨,所述导轨依次拼接安装在所述圆盘浇铸机的圆盘本体的中间,每一导轨设置在圆盘本体的两相邻大梁之间。
所述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其中,所述导轨的两端通过螺栓与大梁连接。
所述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其中,所述导轨的两端通过铰制孔螺栓销与大梁定位。
所述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其中,所述导轨安装于圆盘本体的下方。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先将导轨坯料固定在圆盘本体上,以圆盘本体工装,对导轨坯料进行加工,从而大大降低了导轨拼接处产生的累计误差,解决了圆盘在转动时出现晃动及抖动的问题,提高了阳极板产品的质量,阳极板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导了97%以上,效率也达到70~120t/h。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制造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支撑导轨结构中导轨与大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及其制造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制造方法,如图所示,其包括步骤:
S101、将若干根大梁通过连接梁连接固定在圆盘中心上,制成大梁均匀分布的圆盘本体;
S102、将与大梁数量相同的导轨坯料依次拼接安装在圆盘本体的大梁的中间;
S103、利用圆盘本体为工装,并以圆盘中心为中心,通过立车夹紧导轨坯料,对拼接好的导轨坯料进行表面加工制成加工后的导轨;
S104、将加工后的导轨及与之对应的大梁进行编号处理,然后进行拆卸、涂装及重装为所需的圆盘浇铸机的支撑导轨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5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炎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