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健脾消食通便排毒中药或食品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6058.2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35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现;吕青;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8 | 分类号: | A61K36/8998;A23L1/29;A61P1/10;A61P1/14 |
代理公司: | 昆明协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108 | 代理人: | 马晓青 |
地址: | 650201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食 通便 排毒 中药 食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或健康食品领域,涉及一种调节脾、胃、肠功能的药物或食品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在制备治疗消化不良、无饥饿感、偏食、挑食或便秘的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在在制备调节消化不良、无饥饿感、偏食、挑食或便秘的食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能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身体强健的象征。青少年吃如牛、睡不醒,中老年人食无味、睡不着,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开窍于口,脾与食欲、口味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脾气健运,则食欲旺盛,消化有力,相反若脾胃虚弱,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淡无味。因此食欲的有无和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脾胃肠的功能和健康本质。但现代社会由于快节奏、高压力、高污染等时代特点,食无味、食欲不振、不知饥饱、少食即饱的人群却较为常见,食少但肥胖和代谢出问题的人群却也在快速增加,维护健康的代价越来越大。因此,寻找并研制促进食欲、增强消化吸收从而改善代谢能力的食品或膳食补充剂在当代是非常必要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的排出途径是大便,大多数正常人一天大便1-2次。大便及时排泄对于减轻机体废物或毒物是非常需要的,大便次数少而干燥时,就形成便秘,便秘发生的原因复杂,造成的危害也很多。下面列举了资料上描述的便秘的诸多危害:(1)容易引发肛肠疾患。便秘时,由于粪便干燥,排便困难,可引起肛门直肠疾患。比如直肠炎、肛裂、痔疮等。(2)容易导致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便秘时,有害物质重吸收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满,嗳气,口苦,矢气病理性增多等表现。(3)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大便干燥是很多疾病突发的一大诱因,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在入厕时由于用力增加腹压,屏气使劲排便诱发的心脑血管病的突发例子不在少数,“很多人死在马桶上”就是这个道理。(4)容易影响大脑功能。便秘时由于代谢产物潴留肠道,肠道细菌的作用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如甲烷、酚、氨、硫化氢等,这些有害物质会被重吸收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干扰大脑功能,表现为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5)容易患结肠癌。便秘时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出,形成致癌诱因;肠道是人体第一保护屏障,便秘时有96%的毒素会被肠道反复吸收,出现肠道老化,导致肠黏膜脱落、病变,这是形成直肠癌的根本原因。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有结肠癌。(6)容易形成粪便溃疡。干燥的粪块压迫肠腔使肠腔狭窄及盆腔周围结构,阻碍了结肠扩张,使直肠或结肠受压而形成粪便溃疡,严重者可引起肠穿孔。(7)容易引起性生活障碍。便秘时每次长时间的用力排便,易使直肠疲劳,肛门收缩过紧及盆腔底部痉挛性收缩,由此可导致不射精或性欲减退,缺乏性高潮等。(8)容易引发妇女痛经,阴道痉挛,并生产尿潴留,尿路感染等。(9)肠道的淋巴结丰富,占到身体的70%,肠道被认为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便秘容易导致肠道老化,从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如是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就会接踵而来。(10)容易影响美容。便秘时会增加女性体内的毒素,导致机体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及微量元素不均衡,从而容易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瘙痒、面色无华、毛发枯干,并产生黄褐斑、青春痘及痤疮等。市场上出现的排毒养颜指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由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运动量的减少,人们每天都在摄入大量的“精粮和细粮”,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致使现代社会中便秘人群较为普遍,上至七八十岁老人、下至中青年妇女,甚至婴幼儿。住院患者便秘发生的几率也很高。对于女性来说,便秘增加了诱发乳腺癌的可能性,据统计每天排大便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为5%,每周排便2次以下的女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则为25%。国外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也表明,育龄女性便秘甚至有可能会丧失生儿育女的机会,这是因为粪便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会妨碍排卵而导致不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0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