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重合闸智能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6360.8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1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峰琴;翟华吉;胡孝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凯雅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70 | 分类号: | H01H7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3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合闸 智能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合闸控制器,特别是一种自动重合闸智能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广,需要人工操作的小型断路器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已不能满足智能电网的要求,特别是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因漏电流、电网波动、地震以及高谐波等原因经常误动作,需要维护工人去手工合闸,维护成本较高。为解决此类问题,推动智能电网的推广,现开发自动重合闸装置,可与小型断路器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组装使用,可实现远程控制,当产品跳闸后,给产品一个合闸指令,产品就可以自动合闸,而不需要人工手动合闸,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
目前市场已有自动重合闸产品,但此类产品体积较大,成本高,结构复杂,不易推广。
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490765UA公布了一种一种远程控制器的专利技术,该技术有效解决了小型断路器人工操作合闸的问题,实现远程控制使开关断开闭合:外壳是由底座和上盖组成,上盖的前侧面设有左右滑动的滑动小盖;控制操作机构包括基座,基座内设有转轴,转轴内设有齿轮,复位弹簧套装在齿轮右侧的圆柱形凸柱上,基座、转轴、齿轮依次穿装在联接轴上,且联接轴的两端分别和基座的左右侧壁固定连接。基座的下端设有微动开关,安装微动开关后通过两个连接轴与基座连接。
通过以上说明发现,该机构存在零件多、工艺复杂、装配难以及生产效率低等缺点,产品的零件多,影响产品的可靠性的因素就多,导致产品可靠性低;
装配难、工艺复杂以及生产效率低;采用伞齿轮传动,产品体积大,产品宽度达54mm,耗材多,增加终端用户的使用成本,不利于节能降耗,成本高,普通用户很难承受,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实现自动断开闭合功能以及远程控制、体积小的的一种自动重合闸智能控制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自动重合闸智能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由控制器外壳、联动杆、涡轮、开关按钮、蜗杆和控制电机组成,从而使所述的控制器宽度小于或等于36mm,所述的联动杆、涡轮、开关按钮、蜗杆和控制电机置于控制器外壳内,所述的控制器外壳由壳体以及与所述的壳体一体成型呈圆弧形状的上盖,开关按钮、联动杆与涡轮置于上盖中,所述的上盖中成型有一体的圆轴,联动杆与涡轮安装在所述的圆轴上,涡轮上设有两个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凸台,涡轮表面上成型有半圆形槽,所述的半圆形槽上设有磁性件,所述的联动杆活动于两凸台之间转动,凸台带动联动杆不同的两方向转动,蜗杆与控制电机套接固定、带有螺旋齿的蜗杆与带有齿的涡轮为齿啮合传动,从而由电动机带动蜗轮蜗杆的传动来控制联动杆的转向。
所述地,蜗杆一端设置有内中空的半圆形孔,相对应的控制电机上的电机轴为半圆形轴,蜗杆嵌插套接在电机轴上,另一端位于壳体内设有的限位槽上固定。
所述地,控制器中还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固定在壳体内表面上,控制电路板与控制电机线连接,与开关按钮弹性片接触,外部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电路板传递给控制电机确定电机转向。
优选地,所述的联动杆上设有一固定杆,固定在联动杆下端带有的圆槽中。
本发明得到的一种自动重合闸智能控制器,其有益效果为:采用蜗杆传动机构,缩小产品的体积,使产品宽度小于或等于36mm,两凸台可带动所述联动杆向两个方向转动,以使断路器闭合或断开;电机转动使断路器断开或闭合后,又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相同圈数,以使蜗轮复位到初始位置,保证两凸台不会影响断路器因故障等原因自动断开的功能;蜗杆一端套在电机转轴上,另一端固定在外壳的元槽内,保证蜗轮传动的精度,运行稳定,使得能控制产品的自动断开闭合功能,能实现远程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重合闸控制器初始位置示意图;
图3是重合闸控制器转动后位置示意图;
图4是蜗杆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5是蜗杆示意图;
图6是自动重合闸智能控制器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壳体1、联动杆2、蜗轮3、开关按钮4、固定杆5、蜗杆6、控制电机7、控制电路板8、上盖11、凸台31、半圆形槽32、半圆形孔61、限位槽62、电机槽7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凯雅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凯雅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36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