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钴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6665.9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1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鄢俊敏;王智力;王建新;平云;李建忱;文子;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5 | 分类号: | B01J23/75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稳定性 保护 纳米 催化剂 | ||
1.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钴催化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
AB制氢过程所需化学药品的选择:硼胺AB,六水氯化钴CoCl2·6H2O,硼氢化钠NaBH4和氨水H5NO,纳米Co催化剂颗粒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0.01~0.05mmol的CoCl2·6H2O溶解于2~10mL的蒸馏水中,得到粉红色的CoCl2水溶液;
步骤二,将30~70mg的AB和5~30mg的NaBH4溶解于2~10mL的蒸馏水中;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溶液加入到步骤一的溶液;
步骤四,在10-40℃下,将步骤三所得的溶液在空气中磁力搅拌均匀,可看到有黑色的悬浮颗粒产生,黑色悬浮颗粒即为Co纳米金属催化剂;
步骤五,通过气体量管测量步骤四中产生的氢气,水解制氢方程式为:
AB+2H2O=NH4++BO2-+3H2;
步骤六,在10-40℃下,步骤四溶液产生氢气结束后,将黑色悬浮液在空气中磁力搅拌10-200min后,黑色悬浮液变成了粉红色液体,该粉红色的液体便是CoCl2溶液;
步骤七,30~70mg的AB和5~30mg的NaBH4溶解于2~10mL的蒸馏水中;
步骤八,将步骤七溶液倒入步骤六溶液中,粉红色溶液再次变为黑色悬浮液;
步骤九,在10-40℃下,将步骤八所得的溶液在空气中磁力搅拌均匀,可看到有黑色的悬浮颗粒产生,黑色悬浮颗粒即为Co纳米金属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用化学药品为硼胺90wt%的AB,六水氯化钴99wt%的CoCl2·6H2O,>96wt%的硼氢化钠NaBH4和25wt%~28wt%的氨水H5NO。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至四是将金属离子Co2+转变为纳米金属催化剂Co;所述步骤六是将纳米金属催化剂Co转变为金属离子Co2+,从而使纳米金属催化剂Co得到自我保护,实现催化剂的高循环稳定性;所述步骤九是将金属离子Co2+又转变为纳米金属催化剂Co;上述步骤一至九为一个反应循环,从而实现用金属-金属离子可逆转变法制备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Co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首次合成的Co纳米粒子尺寸为20nm并且团聚到一起像纳米链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循环稳定性的自保护纳米钴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再次合成的Co纳米金属颗粒为分散状态,其纳米颗粒大小为4nm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66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