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功能纳米诊疗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16754.3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陈航榕;施剑林;黄贤良;金智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9/22 | 分类号: | A61K49/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辉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纳米 诊疗 系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集亲、疏水性分子分别担载或共担载,温度响应性释放以及增强超声造影以及HIFU治疗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纳米诊疗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和作为固液相变介质的薄荷醇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纳米诊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范围为500~700nm,最几孔径为4.7nm,壁厚为60~85nm。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多功能纳米诊疗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利用结构差异选择刻蚀方法合成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2)将中空介孔二氧化硅作为纳米载体进行薄荷醇或薄荷醇与客体分子混合物的担载,由此制得多功能纳米诊疗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对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球进行水热处理3~5小时,获得孔径为4.7nm的介孔孔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过增加氨水用量来提高pH值,由此提高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粒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担载的薄荷醇占所述多功能纳米诊疗系统的质量比为25%。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采用的薄荷醇是消旋薄荷醇、左旋薄荷醇或右旋薄荷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担载的客体分子是单独担载的疏水分子,分别担载的亲、疏水分子,或共同担载的两种或多种亲、疏水分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担载的客体分子为可溶于液态薄荷醇的客体分子,优选亚甲基蓝、罗丹明6G、盐酸伊立替康以及甲氨蝶呤。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客体分子的担载量可调节,随着初始浓度增加而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薄荷醇的量与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的质量比在2~50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保持的环境温度在80~100℃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薄荷醇与客体分子的质量比大于8:1。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敞口搅拌15~60分钟,使甲醇充分挥发;然后密封搅拌1~8小时,使中空介孔二氧化硅充分负载薄荷醇。
15.权利要求3所述制备方法在制备由无机载体和液固相变介质构成的诊疗系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67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