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酯化反应-渗透汽化膜分离集成生产3-羟基丙酸甲酯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17288.0 申请日: 2012-12-06
公开(公告)号: CN103012149A 公开(公告)日: 2013-04-03
发明(设计)人: 朱建航;余振中;张帆 申请(专利权)人: 南昌大学
主分类号: C07C69/732 分类号: C07C69/732;C07C67/08;C07C67/48
代理公司: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代理人: 夏材祥
地址: 330031 江西省***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酯化 反应 渗透 汽化 分离 集成 生产 羟基 丙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酯化工业中渗透汽化膜技术的应用,尤其涉及是采用酯化反应-渗透汽化膜分离集成工艺生产3-羟基丙酸甲酯的方法。

背景技术

3-羟基丙酸(化学索引号(CAS)503-66-2,分子式C3H6O3,化学结构式HOCH2CH2COOH,分子量90.08),是一个三碳无手性有机酸,与乳酸互为同分异构体,是近年兴起的一种重要平台化合物。它无色、无味、室温下呈油状液体,与水、醇、醚等多种溶剂互溶,可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水处理化学品和个人护理品的生产;还可脱水生成丙烯酸、氧化生成丙二酸、酯化生成酯、还原生成1,3-丙二醇以及合成新型聚酯。

发酵法3-羟基丙酸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甲醇与3-羟基丙酸甲酯化反应生成3-羟基丙酸甲酯。目前,这个酯化反应大多都维持在甲醇与3-羟基丙酸的重量比为1.5:1或更高的液态体系中。甲酯化反应得到的3-羟基丙酸甲酯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3-羟基丙酸钠,再通过氢型树脂即可将3-羟基丙酸钠转化为3-羟基丙酸。一般而言,酯化转化率通常会受到副产物水的抑制,使反应收率难以提高,影响3-羟基丙酸工艺及其产率。

O.L. Liu, H.F. Chen在文章“Modelling of 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with n-butanol in the presence of Zr(SO4)2-4H2O coupled pervaporation” (《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2, 196, 171-178)中研究了酯化反应-渗透汽化集成技术对乙酸与正丁醇酯化反应的影响,表明在初始正丁醇/乙酸质量比为1.98,膜面积与反应液体积的比值0.23cm-1,80°C条件下,采用集成技术的酯化产率可从原来的75%左右提升至90%左右。

王乐夫,李雪辉的“酯化反应偶联渗透汽化膜过程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9,15(4):443-449)中,采用PVA/PAN复合膜,考察了渗透汽化-酯化反应偶联复合膜反应器中乙酸正丁酯的合成过程因素对酯化反应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较高的反应温度(80°C)和较高的初始反应液中醇/酸质量比(大于1.24)以及高的膜面积与反应液体积比(0.5cm-1)的条件下,反应9小时候达到酯的高产率。

Benedict D. J, Parulekar S.J, Tsai S.-P.在文章“Pervaproation-assisted esterfication of lacitic and succinic acids with downstream ester recovery”(《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2006, 281:435-445)中采用GFT-1005膜的酯化反应-渗透汽化集成技术在乳酸乙酯合成反应中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膜面积与反应液体积的壁纸0.091cm-1,初始乙醇/乳酸质量比为0.64,95°C的条件下,8小时后,乳酸乙酯产率为85%左右。

M.T. Sanz和Jurgen Gmehling先后在“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with isopropanol coupled with pervaproation part I: Kinetics and pervaproation studies”(《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6,123,1-8)和“Esterification of acetic acid with isopropanol coupled with pervaporation part II: Study of a pervaproation reactor”(《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06,123,9-14)中报道,使用PERVAP?2201膜可选择性脱除异丙醇/醇酸酯化反应中生成的水,随着异丙醇/醋酸投料摩尔比、膜面积与反应液体积的比值、操作温度以及催化剂的添加量的增大,酯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反应时间过长,10小时后采可以达到酯化反应平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