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料装置、配料装置控制设备、方法、系统及工程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7409.1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95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曾中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02 | 分类号: | E04G21/02;F04B17/00;F04B15/02;F04B4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肖冰滨;南毅宁 |
地址: | 415106 湖南省常***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料 装置 控制 设备 方法 系统 工程机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配料装置、用于该配料装置的控制设备、用于该配料装置的控制方法、配料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工程机械。
背景技术
泵车为自带铰接式臂架的混凝土输送设备。长臂架泵车通常采用双缸活塞式泵送系统,以保障较大的泵送压力,将混凝土料输送到高层(或远端);双缸活塞式泵送系统通常配有S型分配管,通过S管和砼缸的动作配合,实现持续泵送。
然而,由于S管摆动总是需要时间的,在S管摆动过程中,必然导致S管有一段时间为与任一泵送主缸相对接,从而造成输料中断。因此,持续泵送过程中物料的输送其实是周期性中断的,这样就导致弯折的铰接式臂架产生脉动,引起臂架振动,甚至引起共振,严重影响到设备使用安全和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配料装置、用于该配料装置的控制设备、用于该配料装置的控制方法、配料系统及包含该系统的工程机械,其可改善物料输送的连续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料装置,该配料装置包括连接于泵车的输送管上的分支管路以及通过该分支管路从所述输送管吸料并将所吸入的料重新泵送至所述输送管内的泵送机构。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料装置控制设备,该配料装置独立于泵车的泵送系统,包括连接于泵车的输送管上的分支管路以及通过该分支管路从所述输送管吸料并将所吸入的料重新泵送至所述输送管内的泵送机构,该设备包括: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所述泵送系统的泵送周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以及送料间歇周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以及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泵送周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以及送料间歇周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控制所述泵送机构在所述泵送周期期间从所述输送管吸料,并在所述泵送间歇周期期间将所吸入的料重新泵送至所述输送管内。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料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配料装置;以及根据上述控制设备。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该工程机械包含上述配料系统。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配料装置控制方法,该配料装置独立于泵车的泵送系统,包括连接于泵车的输送管上的分支管路以及通过该分支管路从所述输送管吸料并将所吸入的料重新泵送至所述输送管内的泵送机构,该方法包括:接收所述泵送系统的泵送周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以及送料间歇周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以及根据所述泵送周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以及送料间歇周期的起始点及终止点,控制所述泵送机构在所述泵送周期期间从所述输送管吸料,并在所述泵送间歇周期期间将所吸入的料重新泵送至所述输送管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S管输料间歇期间,补充供料,可改善物料输送的连续性,避免了泵送脉动及因此而引起的臂架振动。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配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配料装置在一特定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配料装置于泵车中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配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配料系统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现有泵送过程中输送管内的物料流量变化的示意图;
图6B-图6D为采用本发明的配料装置之后,输送管内的物料流量变化的示意图;以及
图7A及图7B示出了现有泵送过程中与采用本发明的配料装置之后,输送管内的物流流量变化及主缸阀控制电流变化的对比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控制设备 2 配料换向阀
3 配料流量阀 4 泵送阀
5 传感器 6 配料开关
7 配料流量阀(+/-) 11 接入输送管的管路
12 配料腔砼管 21 砼缸活塞
22 油缸活塞 23 活塞连杆
24 液压油缸 25 液压油口
10 分支管路 30 泵送系统砼缸
111 入料腔 112 出料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74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同色异谱效应的金属介质光变防伪薄膜
- 下一篇:纱筒组吸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