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单元的复杂度生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8064.1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2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杰;林斯铭;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广晟信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26 | 分类号: | H04N7/26;H04N7/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单元 复杂度 生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处理,尤其涉及一种视频单元的复杂度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种视频编码标准在实现视频编码时可以设置三个层次的码率控制机制,即画面组(GOP:Group of Picture)层、帧层和宏块层码率控制。GOP层的码率控制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功能,根据对视频编码的整体要求指标(比特率,帧率等)确定可用于该GOP的总比特数以及初始量化参数,依据初始量化参数实现对GOP初始帧(通常为I帧)的编码,依据对初始帧的编码结果设定或更新编码用缓存器的状态。从第2个GOP开始,在选择初始量化参数和更新编码用缓存器时,需要适当考虑与前一GOP间的连续性。
对GOP内非I帧进行编码时,需要用到帧层码率控制。帧层码率控制的目的是为GOP内未编码各帧设定适量的目标比特数(通常主要针对P帧)。设定目标比特数时主要依据以下一些参数,即所在GOP的剩余比特数,编码用缓存器的状态,以及各帧的内容复杂度。
在帧层码率控制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选择宏块层码率控制。宏块层码率控制的动作机制与帧层码率控制的类似,即基于一帧的可用剩余比特数,进一步为帧内每一宏块设定适量的目标比特数或直接选择合适的量化参数。实现宏块层码率控制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宏块的内容复杂度或宏块的视觉重要度。
以帧层码率控制为例,现行国际标准H.264的参考模型中,在实现帧层码率控制时,对I帧,P帧,B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在处理P帧时用到帧的内容复杂度。对I帧的处理则依据初始量化参数直接得到I帧用量化参数,而对B帧的处理则是在相关P帧处理后,依据B帧前后两侧的相关P帧的量化参数得到B帧的量化参数。在设定P帧的目标比特数时,上述参考模型利用了以下内容复杂度计算公式,
WP(j)=b(j)×QP(j) (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广晟信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广晟信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8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