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自毁式医用压脉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8365.4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5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乐强;钱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良;王乐强 |
主分类号: | A61B17/132 | 分类号: | 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李浩东 |
地址: | 2000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自毁 医用 压脉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血脉穿刺前被压迫而增压凸起便于医护人员穿刺的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次性自毁式医用压脉带。
背景技术
目前医学临床上使用的压迫血脉装置是反复多次的乳胶管,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了,实际使用中分不清洗消毒和清洗消毒两种,不清洗消毒的乳胶管是非常脏的,乳胶管上带有的血汁,皮肤病末屑和滋长的微生物,时刻可能感染医护人员和病患者,在使用同时也会不断污染医疗救治的环境。而清洗消毒的乳胶管成本相当高,不仅对清洗者身体严重损伤,而且因用量极大会对环境和水资源造成极大污染,纵然这样,清洗消毒后的乳胶管却还是反复使用,不能真正彻底的避免交叉感染。且乳胶材料(NRL)还会引起小众人群的体质过敏,据文献报道,一般人群占5%左右, 医护人员占8.5%左右,在欧美国家,医护人员中更是高达3-12%的人对于乳胶有立即型的过敏反应,尤其以牙医和麻醉医师的比例最高,但却很少引起重视,但其造成的后果和危害同样极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自毁式医用压脉带,它可克服现有技术中压脉带重复使用,容易产生患者于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危害巨大的一些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自毁式医用压脉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脉带由包含一导管带,所述的导管带的一端设有接头,导管带上套设有与接头相配合的导管基座,所述的接头或导管基座设有自毁装置,导管基座设有与压脉带相配合的锁紧装置。
使用时,本发明的导管带一端固定有一接头,同时导管带上套设有一可滑动的导管基座,将导管带绕使用者手腕一周后通过接头与导管基座卡合配接使导管带相对固定,通过抽拉导管带的一端来自由调节导管带的松紧程度,然后通过设置在导管基座上的自锁孔和挂钩使导管带固定,当导管带使用完毕后,按下设在接头上的按钮,松开导管带的同时还启动自毁装置,使得接头无法再次插入导管基座,达到一次性使用的目的,避免医患人员受交叉感染。同时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容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自毁状态局部示意图。
图5a—图5d为本发明的自锁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各附图中的标记表示如下:1导管带、2接头、3导管基座、4滑动腔、5粘结腔、6凸块、7连接弹片、8限位耳、9支撑叉、10自锁孔、11挂钩、12按钮、13锁钩、14弧形凹槽、15连接腔、16倒钩。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自毁式医用压脉带,其与现有技术的区别在于:所述的压脉带由包含一导管带,所述的导管带的一端设有接头,导管带上套设有与接头相配合的导管基座,所述的接头设有自毁装置,导管基座设有与压脉带相配合的锁紧装置。所述的接头一端设有粘结腔,另一端设有连接弹片,连接弹片上设有按钮,按钮的下方设有自锁钩,连接弹片的下方设有支撑叉;所述的导管基座由滑动腔和连接腔构成,所述的连接腔为一个半开放式的空腔,空腔的形状与连接弹片的形状相配合。
按钮的一端设有限位耳,连接腔的一端设有与限位耳相配合的限位挡条,滑动腔的一端设有与导管带相配合的自锁孔和挂钩,导管带的一端固定粘合在粘结腔内,导管带的另一端设有隆起状的凸块,所述凸块的横截面大于自锁孔的横截面,导管带与导管基座为可滑动连接。所述的自锁孔为1个或多个,挂钩的数量与自锁孔相配合,所述的多个自锁孔数量为2-10个。所述的自锁钩由一对或多对锁钩组成,一对或多对锁钩分别上下对应设置在接头上,每一对锁钩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10mm,所述的多对锁钩数量为2-20个。所述的自锁钩由设在按钮上固定件和设置按钮下方的与固定件相配合的一个或多个锁钩构成,所述的固定件为设在按钮下侧面的开孔或者凹槽,所述的开孔或者凹槽内设有与锁钩相配合的倒钩,所述的多个锁钩数量为2-20个。
所述的导管带的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由塑胶材质制成,长度为250mm—600mm,宽度或直径为3mm—15mm,导管带为实心带、空心带或者一侧设有凹槽,空心带的空腔内设有1根或多根加强筋,所述的多根加强筋数量为2-10根。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良;王乐强,未经钱良;王乐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83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