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间一季水稻套养两批鸭子持续控制病虫草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8414.4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章家恩;梁开明;林田安;全国明;赵本良;罗明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K6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水稻 套养两批 鸭子 持续 控制 虫草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友好型病虫草害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田间一季水稻套养两批鸭子全程持续控制病虫草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稻作依靠化学药剂来控制病虫害,以获得水稻的高产稳定,但大量施用的化学药剂在杀害目标病虫害的同时,也杀伤了稻田中的有益天敌,降低了稻田生物多样性,同时也污染了农田环境,增加了稻谷中农药的残留量,既不利于水稻的绿色和有机生产,也严重制约着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鸭稻共作是以种稻为中心、家鸭田间网养的自然与人工相配合的生态环保型综合农业生产技术,利用鸭子取食的多样性、活动的长时性和粪便的增肥性从而生产出无公害、安全、优质的稻米以及肉鸭,是一种能够有效控制常规稻作田间生态污染的重要技术途径。但由于现有的鸭稻共作对稻田病虫草害控制仅限于在水稻分蘖期至抽穗期,在鸭子赶出稻田后至水稻成熟时的这段时间里,缺乏鸭子有效的、持续的病虫草害控制,因此如何填补水稻生长后期(“空档期”)的病虫草害防控来优化鸭稻共作技术体系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在一季水稻种植期内套养2批鸭子持续进行病虫草害防控的技术。在第一批鸭子上田的10天之前,放养第2批雏鸭以接替第一批鸭子进行病虫草害的控制,两批鸭子在稻田有10天的共栖期,水稻返青期至成熟期的时间内都有鸭子的存在。因此通过前后2批鸭子的放养可增加鸭子与水稻共育的时间,对田间的病虫草害起到良好的持续控制效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育秧育鸭;
(2)整地施肥;
(3)秧苗移栽;
(4)田间围网;
(5)在秧苗移栽后至首批鸭下田之前进行前期水分管理;
(6)首批鸭下田,在秧苗移栽后10天,将经过育雏与适水训练的7~10日龄雏鸭放入已围网的稻田中,平均每亩放鸭15~20只,在每5亩的围网的稻田单元中放入鸭子75~100只;
(7)放鸭管理,在田块的角落位置搭建鸭群栖息棚和避雨棚;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在下田之前的1周投喂量为10克/只,下田之后的第1周每次投喂量为20克/只,第2周为35克/只,第3周为50克/只,第4周为60克/只,此后每次投喂量不超过65克/只;
(8)在首批鸭下田之后至第二批鸭上田之前进行中期田间水位调整;
(9)第二批鸭下田与首批鸭子共栖,将第二批5~7日龄雏鸭于秧苗移栽后的60~65天安排下田,与首批鸭套养共栖7~10天,第二批鸭的放养密度与第一批一致;
(10)首批鸭上田,首批鸭于秧苗移栽后的70~75天安排赶上田;
(11)第二批鸭上田,第二批鸭于秧苗移栽后的95~105天即收割之前的15~17天安排赶上田;
(12)第二批鸭上田后至水稻收获之前进行后期田间水位调整;
(13)水稻收获。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水稻应选用抗病、高产、抗倒伏、适合本地种植的、大田生长期为110~130天的水稻品种;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秧苗移栽株行距为40cm×30cm,每穴插4颗秧苗;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前期水分管理,即在秧苗移栽后至首批鸭下田之前,田面水深控制在3~5 cm;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鸭子应选择野生性能好、杂食性强和抗病能力高,体型不宜过大,成鸭重量为1.5~2.5kg的品种;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中期田间水位调整应以鸭能踩到土层为度,随着鸭子的长大适当加深水层,但保持在15 cm以内;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后期田间水位调整在赶鸭上田后,排水降低畦上水位至2~3cm,水稻收获前15天进行排水晒田。
本发明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 本方法在一季水稻种植期内套养2批鸭子,当水稻抽穗后用第二批经育雏后的雏鸭替代第一批成鸭进行病虫草害的控制,直至水稻成熟收获之前的15~17天将鸭子赶上田,因此水稻的返青期至成熟期的时间内鸭子都能对水稻的病虫草害起良好的持续控制效应。
2. 由于本技术采用宽行距栽插,增加了田间的透光性和通风性,加上鸭子在稻丛中的活动,减少了环境的阴湿和封闭程度,因此不利于病菌(如稻瘟病等)的滋生及病害的发生。
3. 通过2批鸭子的套养,使田间鸭子排泄粪便量高于现行的、常规的鸭稻共作,因此施肥水平比常规鸭稻共作更节约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84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化发动机起吊机
- 下一篇:一种扶梯运输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