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于成型的1.1至2mm厚高强热轧钢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18594.6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4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勇;陈吉清;刘昌明;梁文;张永锟;谭佳梅;李宇兴;胡敏;宋畅;陶军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4 | 分类号: | C22C38/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成型 mm 高强 轧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载重车厢或承载结构件用钢,具体地指易于成型的1.1至2mm厚高强热轧钢带。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推广及运输成本的增加,运输制造业在载重汽车及集装箱制造上,希望汽车和集装箱自身减重,提高载重量,减少运输成本,这样对载重洗车和集装箱制造用钢需要提高强度减少板厚。同时,由于热轧带钢比冷轧带钢具有更好的成型性能,并且冷轧材的成本较高,为降低成本,市场对“以热代冷”的需求也很高。这种行业对超高强度钢材厚度规格的要求为1.1~2mm ,而这一规格区间长期以来热轧带钢无法生产,只能采用冷轧超高强度带钢。而冷轧带钢具有成本高、冷成型性差,用户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成型开裂现象,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开发厚度规格1.1~2mm,屈服强度≥700MPa级的超薄超高强度热轧钢,具有良好的成型性能及良好的市场需求,符合市场今后发展需求,且具有环保概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在现有CSP工艺不变的条件下,开发厚度为1.1至2mm、屈服强度≥700MPa、取代冷轧材的易于成型的高强热轧钢带。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易于成型的1.1至2mm厚高强热轧钢带,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6%、Si:≤0.025%、Mn:1.75~2.50%、P:≤0.025%、S:≤0.008%、Ti:0.10~0.20%、V:0.02~0.10%、N:≤50ppm 、O:≤40ppm、B:0.005~0.02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并控制Ti/C≥3;金相组织为贝氏体。
优选的: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1~0.06%、Si:≤0.02%、Mn:1.85~2.35%、Ti:0.10~0.16%、V:0.02~0.08%、B:0.005~0.015%。
优选的: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C:0.02~0.06%、Si:≤0.015%、Mn:1.90~2.15%、Ti:0.115~0.15%、V:0.03~0.06%、B:0.008~0.012%。
本发明的主要合金元素含量基于以下原理:
C 是提高钢强度最经济有效的合金元素,但C含量过高会显著恶化钢的焊接性能,并影响钢的冷成型性能。同时本发明钢采有CSP工艺流程生产需避开包晶区,本发明C含量设计为≤0.06%。
合金元素Si是影响热轧带钢表面质量的重要元素,为保证钢板良好的表面质量,本发明钢中的Si含量设计为≤0.02%。
钢中添加Mn,不仅可以通过Mn的固溶强化提高钢的强度,而且可降低钢的相变温度,细化晶粒,提高钢的低温韧性,本发明钢Mn含量设计为1.75~2.50%。
P是低合金钢中的杂质元素之一,当焊接金属凝固时,P促进低熔点夹杂物的生成,既易产生高温裂纹,又增加低温裂纹敏感性,使焊缝的延展性和韧性变坏,而且含P量高,使钢具有较明显的冷脆倾向。本发明钢中的P含量控制较低水平,P含量≤0.025%。
S是钢中的有害元素,生成的硫化物夹杂严重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同时,本发明钢采用Ti微合金化,Ti与S易生成硫化钛夹杂,从而减少钢中有效Ti的含量,进一步影响钢的力学性能,因此应尽量降低钢中的S含量,使其含量在0.008%以下。
Ti 是成本最低廉的微合金元素,为降低成本而又达到好的强化效果,本发明钢中采用高Ti微合金化设计,通过Ti的沉淀强化提高钢的强度,为达到最佳的沉淀强化效果,Ti含量与C含量必须合理匹配,本发明钢中Ti含量设计为0.10~0.20%,其中Ti/C≥3。
V是最主要的微合金元素之一,具有强烈的沉淀强化效果,通过细沉淀强化提高钢的强度,本发明钢中V含量设计为0.02~0.10%。
N在钢中在钢液和钢液凝固冷却过程中易与Ti生成TiN夹杂,而高溶点的TiN在均热过程中不会溶解,从而减少在随后轧制和冷却过程中TiC的析出量,使得钢得不到设计的强化效果,从而影响钢板最终的力学性能,所以本发明中的N含量应设计为最小含量,根据转炉炼钢的实际情况,本发明钢中的N含量设计为≤50ppm%。
O:氧在本发明钢中含量设计考虑的与N一样,其主要与Ti形成氧化钛,从而减少了在随后轧制和冷却过程中TiC的析出量,使得钢得不到设计的强化效果,从而影响钢板最终的力学性能,所以本发明中的O含量也设计为最小含量,根据转炉炼钢的实际情况,本发明钢中的O含量设计为≤40ppm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18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膨胀阀
- 下一篇:一种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