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收油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0477.3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8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华;武建安;巫小海;赵仁莲;贾兴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汉阴华能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B23/00 | 分类号: | C06B23/00;C06B3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5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收 应用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收回油的应用。
背景技术
多孔粒状铵油炸药是上世纪由美国一公司发明。该炸药工艺简单,用人少,本质安全,低能耗,最显著的特点是,成本低廉、制作简便、比较钝感,适合在大孔径、大药量的露天大爆破场合使用。多孔粒状硝铵对柴油及油相的吸附特性决定了混制过程既简单又快速。该炸药生产、使用方便,民爆厂家可直接到工程现场混拌,减少诸多运输、储存中间环节,但该炸药所使用柴油量大,随着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生产成本逐年上涨。回收油有部分经加工后回流到食品加工或饮食行业,造成污染。为了使回收油废物利用,现有技术一般是化学处理加工为柴油。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关于回收油作为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专用油相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收油作为制备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专用油相的应用,有效遏制其流向餐桌,达到废物无二次污染。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回收油制备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专用油相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回收油的应用,所述回收油作为制备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专用油相的应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回收油制备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专用油相的方法,以回收油为原料,将回收油加热至40℃--60℃后,放入振荡处理器,在温度为40℃--60℃振荡处理2.0-3.0小时后,静置恒温10-60分钟。
本发明应用回收油制备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专用油相的方法,所说的振荡处理器是一种电磁振荡设备,通过设备外联两根导线和振荡球。
本发明应用回收油制备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专用油相的方法,所说的振荡处理是直接将振荡球放入回收油中,释放电磁振荡波,电磁振荡频率为50-100赫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本低的有益效果,数据如下:
多孔粒状铵油炸药配比为:多孔粒状硝铵88%-94%,柴油6%-12%。一般厂家取中间值为8%-10%左右。
按年产一万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计算:用柴油1000吨,现柴油到岸价为8900元/吨,则每年柴油费用为890万元;现市场回收油为5500元/吨,加电磁处理、包装、人工工资、水电费用、运输费用、管理费用计增加1000元/吨。则成本价在6500元/吨,销售价按8500元/吨,生产1000吨回收油,毛利润在200万元左右,按年处理2000吨回收油计算,毛利润可达400余万元。
2、回收油的应用方法简单,制备的油相性能好
地沟油几乎都是由中长链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甘油又称丙三醇,脂肪酸和丙三醇受热后都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是含有双键的不饱和游离脂肪酸。分子式如下:
CH3-COOH+CL2P CI---CH2---COOH+HCL
废机油分子式如下:
电子振荡频率为:50-80赫兹
振荡前地沟油粘度为:750mm2/S(40℃)
振荡后地沟油粘度为:100mm2/S(40℃)
无论从外观还是检测数据看,振荡前后地沟油明显变稀,改变了原地沟油粘稠、浑浊、胶状的外观及内在特性,使振荡后的地沟油呈透明且具有极好的流动性液体,这正好符合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对油相产品的质量需求,即要求油相具有极好的流动性、可燃性,并具有一定的包覆作用,正是通过改变了回收油的粘稠特性,加之回收油本身具有可燃性,故经电磁振荡后的回收油成为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中主要辅助材料一柴油的最佳替代品。
由于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中主要原材料多孔硝铵即具有爆炸性能,柴油包附在多孔硝铵颗粒外是起助燃作用,要求柴油均匀充分包覆多孔硝铵颗粒,所以要求柴油必须稀释且流动性好,而通过对回收油电磁振荡,切断回收油较长分子链,使得回收油变稀,改善回收油流动性能,使其在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中达到替代柴油作用。通过用户使用柴油生产多孔粒状铵油炸药和我公司专用油生产多孔粒状铵油炸药使用效果相同,质量水平相同,无使用差别,但使用我公司专用油可显著降低炸药生产企业生产成本。
3、本发明的回收油应用具有环保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汉阴华能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陕西省汉阴华能新材料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PGA的卷积码高速viterbi译码器
- 下一篇:一种板簧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