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0708.0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6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暴宁钟;邹积玮;何大方;沈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8 | 分类号: | H01M4/38;H01M4/1395;H01M4/6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袁正英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石墨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等能源的日益紧缩,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能源危机。在使用传统能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气体已经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因此,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是影响未来世界经济关键技术领域之一。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其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高工作电压、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及无污染等独特优势,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未来储能和车用轻型高能动力电池的首选。目前,生产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石墨化碳为负极材料,但石墨类材料的储锂容量不高,商业化的碳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理论容量仅有372mAh/g,显然不能满足高比能量的要求。因此,开发新一代的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已成为科研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很高的理论容量(能够形成Li4.4Si,理论容量4200mAh/g),嵌锂电位低,电化学可逆容量高,安全性能好,资源丰富等优势,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材料的研究热点。但是硅基材料与其他金属基材料一样,在锂离子的脱嵌过程中,伴随着严重的体积效应,导致在充放电过程中活性材料的粉化脱落,容量衰减严重,降低了电池的效率和循环性能,而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目前,主要利用活性材料的纳米化来减少可逆过程中的绝对体积变化;同时利用活性材料的复合化,利用其他材料束缚活性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石墨烯因具有特殊结构和性能,成为国际科学研究的热点。这种单层碳原子厚度的二维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电学和热学性能,比表面积高大2600m2/g,电子迁移率达到15000cm2/(V·s),同时石墨烯也有储锂能力,可以同硅负极材料的进行复合,有效克服硅负极材料应用过程中的缺点。因此硅/石墨烯复合材料有望成为新一代的高性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氧化石墨溶液的制备:
通过改性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然后配制浓度为0.01-1g/L的氧化石墨溶液;
2)硅/石墨烯薄膜的制备:
预先取一定量的纳米硅粉暴露于空气中,按纳米硅粉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为0.001-0.05g/ml,将纳米硅粉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然后按纳米硅粉的质量与氧化石墨的质量比为0.1-4:1,将硅分散液与步骤1)配制的浓度为0.01-1g/L的氧化石墨溶液混合,继续超声分散后,将混合液真空抽虑到滤膜上面;将上层为硅-氧化石墨烯的滤膜在空气中自然风干后,将硅-氧化石墨烯薄膜从滤膜上面取下来;放置在石英舟中,在氩氢混合气的管式炉中,控制气体流速,在550-850℃下,煅烧1-3h,得到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石墨烯复合材料。
通过改性的Hummer法制备氧化石墨,具体方法参见本课题组申请的专利《一种氧化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申请(专利)号:CN201110372309.X)。通过XRD、Raman和FT-IR表征,制备的氧化石墨氧化程度高,在水溶液中分散性好。
优选纳米硅粉粒径尺寸在20-50nm;优选纳米硅粉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为12-20h。
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超声分散的频率为均为40-80Hz;将纳米硅粉超声分散在去离子水中的超声的时间为5-60min;硅分散液与氧化石墨溶液混合后继续超声分散时间为1-2h。
优选步骤(2)所述的滤膜为纤维素滤膜、PVDF滤膜、阳极电镀铝氧化膜和Anodisc无机膜的一种。
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氩氢混合气为氢气的体积分数为5%-10%,氩气的体积分数90-95%。
优选步骤(2)中所述的管式炉反应管为石英管或刚玉管。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克服了目前负极材料领域的关键问题,大大的提高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容量、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工艺简单,制备效率高、成本低廉,易于工业的大规模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07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