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支付系统及支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21278.4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54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16 | 分类号: | G06Q20/16;G06Q20/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马晓亚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二维码 支付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支付系统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支付系统及支付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与银行业务的日益进步与拓展,采用手机作为购物、消费的支付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手机支付主要分为远程支付和进程支付,手机远程支付响应的即时性较低,因而并不能取代传统现金消费的模式,而目前的手机进程支付几乎涉及到对用户手机终端的改造,例如通过更换手机终端或手机终端内的SIM卡,或者在SIM卡上增加芯片等手段进行改造,对手机终端进行这样的改造,用户通常难以接受。
二维码因其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别速度快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有些大型商家或机构将其自身生成的二维码图片以彩信或纸质的形式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可以凭该二维码图片到所述商家或机构指定的二维码POS机终端交换商品或服务,上述应用方式将二维码图片以彩信或纸质的形式发放,存在被拍照、复印等盗用风险,安全性比较差,而且上述二维码图片仅能够在所述商家或机构指定的二维码POS机终端进行交换,上述基于二维码的消费方式局限性较大。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手机银行支付方法、系统及客户端”,所述系统包括手机银行客户端、银行服务器和消费卡读取设备,其中银行服务器根据手机银行客户端发送的交易信息生成消费卡序列标识,手机银行客户端根据所述消费卡序列标识及对应的序列签名信息实时生成二维码消费卡,而消费卡读取设备对所述二维码消费卡进行读取解析后发送至银行服务器进行支付。该技术方案采用手机银行客户端主动生成消费卡来完成支付过程,但实际使用中更多的情况是由商家主动提供收费服务,引导完成支付,而且,利用POS机完成支付使支付手段局限性大。
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二维码被复制导致的安全性差及利用POS机完成支付使支付手段局限性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支付方法及支付系统,该系统由商家客户端主动生成二维码,手机终端利用二维码实现进程安全支付,用户无需带银行卡,大大方便用户使用,而且该系统能够替代目前商家的POS,更适用于商家进行收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支付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银行服务器、商家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其中,
所述银行服务器根据商家客户端的交易信息生成收款卡序列标识,并发送到商家客户端;所述商家客户端将以文本形式存储的交易信息、商家信息及从银行服务器获取的收款卡序列标识生成二维码;所述手机客户端获取并解析商家生成的二维码,验证收款信息,发送用户授权信息向银行服务器申请付款;所述银行服务器根据手机客户端的付款申请完成支付操作。
相应地,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基于二维码的支付方法,该方法包括,
建立商家客户端与银行服务器之间的关联关系;
银行服务器根据商家客户端的交易信息生成收款卡序列标识,并发送到商家客户端;
商家客户端将以文本形式存储的交易信息、商家信息及从银行服务器获取的收款卡序列标识生成二维码;
手机客户端获取并解析商家生成的二维码,验证收款信息,发送用户授权信息向银行服务器申请支付;
银行服务器根据手机客户端的付款申请完成支付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商家客户端主动生成二维码,手机终端利用二维码实现进程安全支付,用户无需带银行卡,大大方便用户使用;该系统能够替代目前商家的POS,更适用于商家进行收费,使手机支付手段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支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银行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商家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手机客户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支付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于二维码的支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银行服务器10、商家客户端20和手机客户端30,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12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