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孵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4845.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2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陆威延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威延 |
主分类号: | A01K41/02 | 分类号: | A01K41/02;A01K41/06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14 | 代理人: | 邓晓安 |
地址: | 5335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孵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孵化装置,具体涉及了一种温度可控、孵化率高的节能孵化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禽类孵化工艺中,为了方便量化管理,往往在将蛋放置在出雏床架前会对蛋进行统一的前期孵化条件管理;并且现行孵化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孵化机,孵化条件温度、湿度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和传统孵化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劳动效力,但也普遍存在两大缺点:一是耗能高,二主要是由于风力、热力等人工因素的影响,出雏没有自然孵化的健壮。而传统人工孵化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孵化条件精度差,不容易掌握和控制,劳动量大。也就是说,两者都存在直接或间接的高生产成本,影响孵化生产效率;而且,传统孵化工艺的孵化装置不便于翻蛋,翻蛋操作麻烦,并易对蛋造成损害。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利用最新现代孵化温度控制技术,并结合传统人工孵化技术工艺,兼顾两种技术的优点,实现最佳生产效果的孵化桶和配套使用的人工翻蛋简单易行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将蛋放置在出雏床架前使用的环保节能、自动控温、配套翻蛋用支架、孵化率高的孵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孵化装置,包括孵化桶和翻蛋时承放孵化桶的外支架;其中,所述的孵化桶由外至内依次设有隔热层、储水层、保温衬垫和孵化室;所述的储水层的底部设有一加热装置,加热装置通过线路与设置在隔热层外壁上的温度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的温度控制器还连接着测量水温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放置在储水层中。
温度控制器设有插接外电源的电源线,加热装置经温度控制器与外电源连接,进行通电加热。
本发明的孵化桶设置了储水层,通过加热装置给水加热,然后水再给孵化室恒温供热,这样不仅保证孵化室内的孵化所需温度,还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自动控温孵化室易产生风力、热力等因素的影响,使孵化后的禽类可以健壮成长。而温度传感器可以测量水温,然后将数据传送给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经过分析判断水温后,会发出指令控制加热装置是继续加热还是停止加热,使孵化室可以维持最佳的孵化温度。温度控制器采用孵化专用智能温度控制器,采用电子微电脑技术的控温器,具有测控温精度高,使用方便稳定可靠等优点;其可以在市场上购买得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外支架上设有承放孵化桶的内框架和调节孵化桶倾斜度的倾斜度调节板;所述的内框架通过支承轴安装在外支架上。
外支架的配套使用有效解决了传统孵化工艺的孵化装置翻蛋操作繁琐、不便的缺陷。在本发明中,将孵化桶放入内框架中,在调整倾斜度调节板,即可使孵化桶侧置,便于进行翻蛋。倾斜度调节板的调整以使孵化桶能够稳固倾斜45°角为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支承轴与内框架底部之间的高度为孵化桶高度的三分之一。支承轴的位置设置决定孵化桶是的侧置重心在哪里,而选择在孵化桶高度的三分之一位置处,能较好的地减少孵化桶在倾斜位置时偏心重量,减轻翻蛋劳动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碳纤维电热板。碳纤维电热板为非金属的碳纤维发热材料,与高强度绝缘材料经高温高压密闭复合而成一种加热器件。具备着以下的功能特点:(1)电热转换效率达到98%以上,节能省电发热快,通电即热,5分钟达到设计温度;(2)温度均匀,面状发热,不起泡,不起层;(3)防水等级6级,经特殊设计可浸泡于水中使用;(4)超薄柔软,可以卷成圆形或半圆使用;(5)采用天然材料制造,环保健康;(6)发射超强远红外波,保健理疗功效显著;(7)使用寿命长,可以达30000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以上所述的孵化桶设有桶盖。
使用本发明孵化装置的孵化方法:
1.在孵化室内铺好蛋;具体要求为:每层蛋各用一张棉纸隔开,以分散下层蛋的表面压力,新蛋老蛋按照一定规律相隔分层填装,可以每层蛋各用一细麻绳编成大小适中的网袋装着(编号记录,不同孵化期蛋不能混装在同一网袋内),以便于凉蛋和翻蛋;在孵化桶盖下加盖几层萱纸,这样可以具有很好的保温和透气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威延,未经陆威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4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