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的GSM-R干扰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5693.7 | 申请日: | 201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1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赛景波;刘瑞;褚丹丹;刘杰;李志敏;佟秋薇;刘霄;谢标;宿玲玲;江继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吴荫芳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gsm 干扰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讯领域的GSM-R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快速的GSM-R干扰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GSM-R是基于GSM技术的一种专用通信系统——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与传统的GSM技术相比,GSM-R除了能提供一系列铁路通信业务外,还能保证列车在500km/h的情况下进行高可靠性、高接通率、高传输质量的通信,其通信安全和业务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我国铁路今后的发展,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无线电通信的飞速发展,铁路沿线的电磁环境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存在着多种通信的干扰。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传统的依靠电务试验车的人工发现干扰的方法普遍存在着监测时间长、反应速度慢等弊端,已经不能够及时的发现铁路上的通信干扰,对于高速铁路模式下的干扰识别已经力不从心,无法满足当前干扰监测对于实时性和准确性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人工发现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时频结合的GSM-R干扰快速识别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系统为:由天线、高频接收模块、第一级变频器、中频滤波器、A/D转换器、第二级变频器、ARM&DSP双核处理器及存储器组成。天线与高频接收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高频接收模块的输出端与第一级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级变频器的输出端与中频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中频滤波器的输出端与第二级变频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级变频器的输出端与A/D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A/D转换器进行模拟/数字采样转换后,将A/D转换器输出的数字量经由以太网传递给ARM&DSP双核处理器的ARM核,然后通过ARM&DSP双核处理器的DSPLINK通道将数据交由DSP核,DSP核调用存储器中的信号频域模板进行干扰识别,然后通过通信接口将干扰信息送给PC机或其它发出干扰识别指令的系统。
所述的快速GSM-R干扰识别方法的步骤如下:
1.取N(要求N为4的整数倍)个GSM-R采样数据组成的信号序列V,对V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N点频域数据序列F,公式如下:
其中:Fk为频域数据序列F的第k个数据,k=0,1,2…N-1;
Vi为信号序列V的第i个数据,i=0,1,2…N-1;
e为自然指数,其值约为2.7183;
j为虚数单位。
2.将频域数据序列F分成通信信号S和底部噪声D两个序列,分离原则如下:
当Fk<C1时,Fk存入底部噪声序列D
当Fk>C1时,FK存入通信信号序列S
其中:Fk为频域数据序列F的第k个数据,k=0,1,2…N-1;
数值C1为根据实际电磁情况设置的通信信号与底部噪声的分离阈值,通常取值为无业务信道在没有干扰情况下的底部噪声最大值;D和S为固定大小序列,体积均为,超出部分舍弃,不足部分补零。
3.计算底部噪声序列D的平均值DAVR,判断当前底部噪声是否有干扰。
当DAVR≤C2时,说明当前底部噪声没有被干扰
当DAVR>C2时,说明当前底部噪声受到干扰
其中:数值C2为根据实际电磁情况,设置的底部噪声干扰识别阈值,通常取值为无业务信道在没有干扰情况下的底部噪声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56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