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7057.8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1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乐斌;刘京兰;陈波;叶顺坚;梁莹;王宇晗;李宇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J15/32 | 分类号: | B21J1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160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全自动 铆接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自动铆接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
背景技术
铆接装配是运载火箭结构制造的主要装配技术之一,它是利用铆钉把两个或多个零件组合起来,形成不可拆的连接。与其它连接形式相比,铆接工艺过程简单、连接强度稳定可靠、检查和排除故障容易,能适应于多种材料、多种结构的连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全自动铆接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车辆等壁板批量高效的铆接生产中。全自动铆接机要完成铆钉的排料、输送、识别、夹持、压入、压铆等工序。在整个全自动铆接工艺中,自动送钉装置完成铆钉的输送、压入等主要工序,是全自动铆接机的关键部件。自动送钉装置需要较高铆钉输送效率,需要具有称定的夹持力,并有较高的夹持精度以保证铆接的效率和可靠性。
经对国内外现有技术的检索,在全自动铆接机中,自动送钉系统的可靠性对整个全自动铆接机的可靠性影响最大,因此,是各种全自动铆接机研究中较受关注的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好,效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包括送钉机构和夹持压入机构;所述送钉机构包括铆钉输送轨道和推块,所述推块插在所述铆钉输送轨道内;所述夹持压入机构包括铆头芯、滑座和夹头;所述滑座套在所述铆头芯上,所述铆头芯可相对所述滑座作轴向移动;所述夹头包在所述铆头芯外,且所述夹头的一端与所述滑座的外表面滑动连接。
上述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其中,所述夹持压入机构还包括轴向弹簧,所述轴向弹簧套在所述滑座上,所述轴向弹簧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滑座的端部,所述轴向弹簧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夹头上。
上述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其中,所述夹头包括上夹头和下夹头,所述上夹头和下夹头对接将所述铆头芯的一部分包在夹头内。
上述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其中,所述上夹头和下夹头上均设有缺口,形成让铆钉通过的开槽。
上述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其中,所述夹持压入机构还包括径向弹簧,所述径向弹簧套在所述夹头上,用于向所述夹头施加径向夹紧力的作用。
本发明的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好,效率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由以下的实施例及附图给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头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夹头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下夹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图5对本发明的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所述用于全自动铆接机的自动送钉装置包括送钉机构和夹持压入机构。
所述送钉机构包括铆钉输送轨道7和推块8;所述推块8插在所述铆钉输送轨道7内,所述铆钉输送轨道7内的铆钉9在所述推块8的推动作用下送入所述夹持压入机构。
所述夹持压入机构包括铆头芯1、滑座2、夹头、轴向弹簧3和径向弹簧4;
所述滑座2套在所述铆头芯1上,所述铆头芯1可相对所述滑座2作轴向移动;
所述夹头包在所述铆头芯1外,且所述夹头的一端与所述滑座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座2与所述夹头是孔轴配合装配,所述滑座2起夹头轴向运动的导向作用,在所述铆头芯1的推动作用下,所述夹头与滑座连接的一端可在所述滑座2的外表面上沿轴向滑动;
所述轴向弹簧3套在所述滑座2上,所述轴向弹簧3的一端支撑在所述滑座2的端部,所述轴向弹簧3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夹头上,用于向火箭舱体施加预压力;
所述径向弹簧4套在所述夹头上,用于向所述夹头施加径向夹紧力的作用。
参见图3~图5,所述夹头包括上夹头5和下夹头6,所述上夹头5和下夹头6可以开合,所述上夹头5和下夹头6上均设有缺口51和61,形成让铆钉9通过的开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70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洗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四边规方锯的可自动纠正图案位置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