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堵漏剂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7062.9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7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汾;朱方政;吴清林;闫武;丁建生;杨英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42 | 分类号: | C09K8/4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立;姚姣阳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堵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钻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钻井堵漏的复合堵漏剂。
背景技术
井漏是指在钻井过程中,井筒内钻井液或其他介质(固井水泥浆等)漏入地层孔隙、裂缝等空间的现象。井漏是石油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可能造成井塌、卡钻、井喷等其他井下复杂情况和重大事故,对钻井工作危害极大,甚至会导致井眼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全世界井漏发生率占钻井总数的20%~25%,而井漏的处理是石油钻井中的难点,特别是复杂井漏问题尤为棘手。恶性井漏损失占井漏总损失的50%以上,且堵漏很难成功,因此亟需加强恶性井漏的防治研究。钻井用堵漏材料是钻井防漏堵漏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钻井防漏堵漏的成功率直接取决于堵漏材料性能的优劣。
传统的堵漏材料有硬质果壳粉、蛭石,云母和混凝土等单一材料,这些材料成本虽然很低,但是往往存在运输困难、堵漏效率低、损耗大的缺点。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开发出多种不同的复合堵漏材料。例如,周明等在CN1047326A公开了一种包含的纸纤维、石灰石和生石灰的堵漏组合物,马光祥等在CN1051957A中公开了一种用沥青和石灰石通过物理法或溶剂法制成的钻井堵漏剂,这些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堵漏效果,但是井内通常是高温、高压、腐蚀的极端条件,上述的堵漏材料或堵漏剂很容易变软腐蚀,从而造成堵漏失败或二次漏失。运输困难也是以上发明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另外,CN102690441A、CN102093858A、CN102443383A等公开了利用新型化工材料做成的复合堵漏剂,但是这些往往会造成较大的环境污染,并且成本高昂,并不适于在钻井堵漏时大量的使用。
因此,在实际钻井作业中,亟需一种堵漏效果好、耐极端环境且成本低廉的堵漏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堵漏剂,该堵漏剂由包括塑料和填料的原料配混后造粒而成。
优选地,上述的复合堵漏剂中,所述的原料由塑料、填料和润滑剂组成,其中,塑料、填料与润滑剂依次的重量比为1:1~9:0.01~0.1。
优选地,上述的塑料为聚烯烃或PET或二者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聚烯烃为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或二者的混合物;更进一步优选地,上述的塑料为PET。应当说明的是,此处PET指的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优选地,所述的填料为天然纤维或矿物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纤维为木粉、秸秆、稻壳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矿物纤维为石棉纤维、陶瓷纤维中的一种或二者的混合物。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天然纤维为木粉、秸秆、稻壳粉或其混合物为100-500目。
优选地,所述的润滑剂为聚乙烯蜡或其衍生物、硬脂酸或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所述的衍生物包括但不限于其盐、其聚合物。
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得的复合堵漏剂,具有耐极端环境、堵漏效率高、二次漏失发生率低,且所用材料节能环保、成本低廉,非常适合在实际钻井作业中使用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复合堵漏剂的配方与制备
配方1: 回收的PET:木粉:硬脂酸=1:3:0.08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以上比例进行初步混合,使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瑞亚Φ75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配混,挤出温度为170℃~200℃;再利用风送或者上料系统将挤出机挤出的粒料送入模面造粒机(顺邦508木屑颗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直径1 mm~8mm,长度1 mm~10mm的堵漏剂颗粒。
实施例2 复合堵漏剂的配方与制备
配方2: 回收的PET:石棉纤维:硬脂酸=1:2:0.1
制备方法:将原料按以上比例进行初步混合,使用平行双螺杆挤出机进行配混,挤出温度为170℃~200℃;再利用风送或者上料系统将挤出机挤出的粒料送入模面造粒机中进行造粒,得到颗粒直径2mm~8mm,长度3mm~10mm的堵漏剂颗粒。
实施例3 复合堵漏剂的配方与制备
配方3: 回收的PE:木粉:硬脂酸=1:3:0.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聚锋新材料有限公司;南京聚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70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布设收放的辅助工具
- 下一篇:新型低红外发射率耐腐蚀涂料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