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中药外洗液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27616.5 申请日: 2012-11-26
公开(公告)号: CN102961613A 公开(公告)日: 2013-03-13
发明(设计)人: 于晓黎 申请(专利权)人: 于晓黎
主分类号: A61K36/8988 分类号: A61K36/8988;A61P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76002 山东省临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小儿 慢性 荨麻疹 中药 外洗液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中药外洗液。

背景技术

荨麻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荨麻疹不仅是成人的多发病,也是小儿多发病、常见病。小儿作为特殊群体,因其年龄不同,虽然同患荨麻疹,临床表现为局部或全身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风疹块损害,骤然发生,迅速消退,也可以一天内数次发作,瘙痒剧烈,愈后不留痕迹,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中药治疗该病有较好的疗效,由于小儿服药不易接受,将中药口服改为熏洗治疗,使用方便,经观察疗效满意,未发生不良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中药外洗液。荨麻疹形态变化多端,故古代医书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如“瘾疹”、“风疹块”、“风疙瘩”等,祖国医学认为风邪为本病的主要病因,风有外风、内风,早在汉代,医家就认识到外风是在本病的主要原因。《金匮要略·水气病证论》中说“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故因禀赋不受,又食鱼虾等腥荤动风之物,或平素体虚卫表不固,复感风邪,郁于皮肤肌腠之间而发病;风热之邪客于肌表,引起营卫失调所致。因此临床治疗以疏风宣肺,清热凉血为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中药外洗液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山货榔8-10份、酸水草7-9份、大香附子7-9份、荨麻根13-15份、荆芥9-11份、玄参7-9份、白背三七8-10份、白鲜皮5-7份、小檗5-7份、牛蒡子6-8份、前胡5-7份、刺蒺藜7-9份、天麻5-7份、甘草3-5份。

优选的,山货榔9份、酸水草8份、大香附子8份、荨麻根14份、荆芥10份、玄参8份、白背三七9份、白鲜皮6份、小檗6份、牛蒡子7份、前胡6份、刺蒺藜8份、天麻6份、甘草4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放于砂锅内,加入清水适量,浸泡30min,煮沸30min后,取汁备用。

方中:山货榔祛风消肿,舒筋活血;酸水草渗湿解表;大香附子祛风止痒;荨麻根祛风活血,止痛;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玄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白背三七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小檗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消肿;前胡降气化痰,宣散风热;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天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甘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解止痛。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0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最大9岁,最小6个月,平均6.83岁;对照组52例,男24例,女28例,年龄最大8岁,最小5个月,平均5.95岁;临床特征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鲜红色或苍白色风团,出现的快、消退的也快,局部伴瘙痒或灼烧感,部分有发热,恶心呕吐,以风热型其辨证标准为皮色赤,奇痒难当,遇热则加剧,得冷则减轻;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制定的《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的诊断标准:(1)风团大小不等,伴瘙痒,几乎每天发生;(2)风团反复发作,持续6周以上;(3)少数患者表现间歇性发作。

3、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上述中药煎汁外洗,将药汁倒入容器内,待温度降至能耐受时用消毒棉纱布擦洗患处,每日一剂,早晚二次擦洗。对照组口服司他斯汀片,<8岁的患儿,1mg/次,1次/日;8岁~14岁,1mg/次,2次/日;两组均十天为一个疗程。

4、疗效标准根据每个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症状总积分,按下列公式计算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症状积分。根据SSRI评价总体疗效。标准:①无效SSRI<0.20;②有效SSRI0.20~<0.60;③显效SSRI0.60~<0.90;④治愈SSRI≥0.90。以显效和治愈的患者百分数为有效率。

5、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两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三个疗程后疗效比较[(例(%)]

注:两组总有效率相比,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具体是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山货榔9g、酸水草8g、大香附子8g、荨麻根14g、荆芥10g、玄参8g、白背三七9g、白鲜皮6g、小檗6g、牛蒡子7g、前胡6g、刺蒺藜8g、天麻6g、甘草4g。使用方法:将药汁倒入容器内,待温度降至能耐受时用消毒棉纱布擦洗患处,每日一剂,早晚二次擦洗。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晓黎,未经于晓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76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