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8533.8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8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康伦玮;饶松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H04N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15217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尤指一种将子透镜与子像素对应设置且将子透镜的镜轴偏移设置的立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三维立体显示技术主要的原理是使观看者的左眼与右眼分别接收到不同的影像,而左眼与右眼接收到的影像会经由大脑分析并重迭而使观看者感知到影像画面的层次感及深度,进而产生立体感。
一般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大致上可分为需配戴特殊眼镜与不需配戴特殊眼镜这两大类,其中不需配戴特殊眼镜的三维立体显示技术又称裸眼式立体显示技术。目前较为广泛使用的裸眼式立体显示技术包括屏障式(ParallaxBarrier Type)立体显示技术与透镜式(Lenticular Lens Type)立体显示技术。其显示原理分别是利用于一般显示器前加设置复数个屏障或透镜装置,使得显示器上各相邻的像素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显示画面得以透过屏障或透镜分别传送到观看者的左眼及右眼以产生立体显示效果。
请参考图1与图2。图1绘示了一公知的透镜式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图2绘示了另一公知的透镜式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示意图。在图1与图2中,横坐标代表不同角度,纵坐标代表显示辉度,而其中区域LS与区域RS则分别代表传送给观看者左眼与右眼的显示画面于不同角度的辉度状况。在公知的透镜式立体显示装置中,单一透镜是与两分别提供左右眼显示画面的子像素对应设置,而子像素之间不可避免地需要有黑色矩阵(blackmatrix)的设置,故当各透镜的焦距设计成落在子像素上时,会造成如图1所示的状况,也就是在某些角度范围会完全无法看到欲提供给任何一眼的显示画面而形成暗带的状况,造成观看者在观看时的角度受到限制而影响到观看质量。因此,目前常见的改善方式是将各透镜的焦距避免落在子像素上以形成散焦的效果,如图2所示。此方式虽可改善暗带的问题,但仍会使某些角度范围的辉度变异过大而产生观看质量的差异,且此设计若控制不当亦容易造成左右眼影像互相干扰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利用将子透镜与子像素对应设置且将子透镜的镜轴偏移设置,改善因黑色矩阵造成的立体显示角度的暗带问题,达到提升立体显示质量的效果。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具有一第一子像素区与一第二子像素区沿一第一方向排列设置。立体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单元以及一透镜单元。显示单元具有一中心轴对应于第一子像素区与第二子像素区的一交界处。显示单元包括一第一子像素、一第二子像素以及一黑色矩阵。第一子像素是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第二子像素是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且黑色矩阵是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一子像素与第二子像素之间。透镜单元是与显示单元对应设置。透镜单元包括一第一子透镜与一第二子透镜。第一子透镜是设置于第一子像素区,且第一子透镜具有一第一镜轴。第二子透镜是设置于第二子像素区,且第二子透镜具有一第二镜轴。第一镜轴与第二镜轴是沿第一方向上与中心轴偏移设置。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了一公知的透镜式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2绘示了另一公知的透镜式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3绘示了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绘示了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立体显示装置 110 显示单元
110C 中心轴 111 第一子像素
112 第二子像素 113 黑色矩阵
120 透镜单元 121 第一子透镜
121C 第一镜轴 122 第二子透镜
122C 第二镜轴 200 立体显示装置
220 透镜单元 221 第一子透镜
221C 第一镜轴 222 第二子透镜
222C 第二镜轴 D1 距离
D2 距离 D3 距离
D4 距离 DR1 第一子像素区
DR2 第二子像素区 F 焦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85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太阳能发电机
- 下一篇:侧控变极电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