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9130.5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229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柳劲松;周健;时珊珊;徐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H02H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0 | 代理人: | 蔡海淳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渗透 分布式 电源 配电网 故障 隔离 恢复 方法 | ||
1.一种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包括配电网的故障隔离和恢复,其特征是:
1-1)所述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基于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模式来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
1-2)在满足“故障启动”条件后,把各FA智能子站控制器组成一个队列进行连续监视,并且各FA智能子站控制器之间共享馈线线路的电压、开关位置、故障状态、分布式电源的接入状态等信息;
1-3)发生故障所在馈线开关控制器在获悉相关信号后进行故障判断,故障点前后的开关执行“跳闸”动作,从而将故障自动切除;
1-4)通过各FA智能子站控制器之间的对等通讯,组内其它开关得到关于哪个开关已经切除的信息;
1-5)依据故障隔离逻辑和故障恢复逻辑,每个开关将根据自己在馈线中的位置,自动决定是否执行“闭合”操作,按“恢复过程”迅速恢复对该线路正常区间的供电;
1-6)如果满足并网条件,分布式电源自动进行“同期并网”运行;
1-7)执行故障后处理操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故障启动”条件为接收到出口断路器的继电保护信号和“分闸”状态信号,且本开关处于“失压”状态,等待第一时间设定值,确保分布式电源并网。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时间设定值是5秒。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其特征是在故障发生以后,所述的FA智能子站控制器从出口断路器开始,将开关状态和故障信息通知给相关开关,由所在控制器确定故障位置,故障点前后开关隔离,与分布式电源相连的开关将并网点开关的状态传给出口断路器的控制单元。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对等通讯通过各FA智能子站控制器的通讯网络和开关位置状态报文来实现。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故障隔离逻辑为
6-1)如果一个开关收到故障报文且自身处于“失压”状态,则跳开开关,同时将故障报文向下一级传递;
6-2)从出口断路器开始,到联络开关前,所有开关依次跳开。6-3)如果本开关拒动不能跳开,记录为“拒分”状态,将“拒分”状态通知临近开关,故障处理终止;
6-4)如果下一级的开关通信不成功,记录周围有通信不畅的开关,故障处理终止。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恢复过程从出口断路器和联络开关同时开始;所述的故障恢复逻辑为
7-1)对于出口断路器和联络开关:
A、如果一个开关是出口断路器,周围没有过流的开关,则出口断路器闭合;
周围有过流的开关,且周围有断开开关,则断路器会闭合,动作成功后通知临近开关;
B、如果一个开关是联络开关,周围有过流的开关,则联络开关保持分闸;
周围没有过流的开关,且周围有断开开关,则联络开关会闭合,成功后向出口断路器方向通知临近开关;
7-2)对于其它开关:
如果一个开关成功跳开,收到相邻开关成功恢复报文,则进入恢复过程;
开关周围有断开的开关,本身为失压开关且没有过流,如果周围皆为失压却不过流开关或者有两个过流开关或者此开关本身为直接连接负载的末端开关,则此开关会闭合;
开关周围有断开的开关,本身为失压开关但是过流,如果周围有两个过流开关;则此开关会闭合,否则保持分开状态;
每个开关合闸时必须通知周围开关,以防止合环运行。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渗透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并网条件为常规电网发电设备并网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上海市电力公司;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1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终端和提醒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直驱式运动解耦的高精度伺服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