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9148.5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66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同;顾晓华;高永俊;佟玲;刘聪;张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G01R19/00;G01R31/00;G08C17/02;G08C19/00;G08C23/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任玉龙 |
地址: | 115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tu 信道 检测 系统 设计 方法 | ||
1.一种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动RTU及信道检测系统设计方法的方案确定:
确认RTU及信道监测系统的结构应为集散控制系统,即每个变电站各安装一台前端机;电力调度中心用一台工业控制计算机进行集中管理控制;有下面四种通信方式可供采用:
[1]仍利用变电站原有的通信信道,即光缆或电缆等方式;
[2]利用电话通信网络;
[3]采用无线集群通信网络;
[4]利用GSM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上述通信方式中,第一种方式对RTU及通道一般故障可进行有效判断,但对RTU及通道同时故障或通道误码率高则无法判断,但比较实用、成本低且没有维护费用;
第二种方式是一种可用的方式,但仍然是一种有线的传输方式,如果出现外力破坏和自然灾害造成电话线中断,同样会使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第三种,采用无线集群通信方式可以克服前两种方式的缺点,但需要建立通信基站,其通信距离受到发射功率的限制,建站费用高并涉及申请频点等工作,而且需花费很大精力对通信系统进行维护;
第四种通信方式是建立在GSM公众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基础上的通信方式,无需网络维护,可进行语音、数据和短消息等通信;这种通讯方式具有使用费用低,通信距离不受限制,通信效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等特点;通过方案比较,只有将第一种方式和第四种通信方式分别进行研制,才能适合不同用户的需求;
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系统结构,安装在RTU端,始终监听RTU的收通道,当收通道信号正常时,此装置处于监听状态,不影响RTU的正常通信;当收通道信号无载频时,信号电平低于-40DB,此装置甩开RTU发通道,并将RTU状态利用CDT规约上发调度端;此装置可采集8路RTU的状态量和8路模拟量(0-30V),并具有两路遥控;
利用GSM通信实现故障监测系统结构:整个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安装于各变电站现场的前端机部分、后台监控中心系统和GSM无线公众通信系统;
前端机完成对变电站各种遥测信号、遥信信号和载频信号的采集;当出现异常情况时通过GSM无线通信系统,将相关数据上传至后台监控中心,也可以接收由监控中心传来的各种指令和数据并进行相关操作;
后台监控中心接收由前端机上传的现场数据,并可实现声光报警;可随时调取前端机工作状态和载频信道数据,向前端机发送各种操作命令,下载相关数据;
本系统主要应用了GSM系统的CSD数据通信方式实现现场主控单元与监控中心的双向数据通信;并将报警息利用SIM短消息方式传输至管理人员手机中;
由于采用GSM的CSD数据方式和SIM短消息数据通信方式,因而本系统具有实时性强,自动数据处理功能完善,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兼容性好等特点;
利用远动通道本身实现故障检测设计原理:采用INTEL公司的N80C196KB16位单片机,通道管理部分利用AM7910芯片来检测通道的好坏,利用一个继电器实现通道的切换;数据采集部分完成YC和YX数据的采集;遥控执行部分可直接作用于RTU的交、直流电源或复位电路;数据接口部分可与RTU或其它装置接口,实现互相监视;面板显示部分可显示RTU的工作状态、通道状态、YX状态等;
利用GSM通信实现故障检测前端机硬件及软件设计原理:为了满足前述技术要求,确定前端机的结构:前端机主要以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为核心,在单片微处理器外围扩展了两个载频接口,一个八输入端口12位的遥测信号接口,一个八输入端口的遥信输入接口;两个遥控开关输出端口,一个RS-232串行通信接口以及状态指示灯阵列;
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是一款完全集成的混合信号系统级芯片,与8051指令集完全兼容;C8051F020是一款真正独立工作的片上系统,将C8051F020用于RTU及信道监测系统,可大量减少外围器件,充分发挥F020的高速度特点,大大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
载频信道接口的功能是将载频信道数据经转换后读入单片微处理器;采用了两片FSK调制解调器芯片AM7910来实现对于上下行载频数据的转换;AM7910是一款专门用于低速串行模拟信道的FSK调制解调器芯片,其特点是支持CCITT V.21,V.23,Bell103,Bell202规约,通信速率300-2400bit/s;
由于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有两个串行通信接口UART,但其中之一已分配给了GSM通信模块使用;因此,上下载频两个通道只有一个串行通信接口可供使用;为满足上下载频通道的转换要求,采用了一片MCS-51系列单片机89C2051设计了一个串行/并行数据转换电路;这样一来,两个载频信道中,其中之一采用一片AM7910直接转换载频数据,并送入C8051F020的一个串行接口中;另外一个载频信道数据经AM7910转换后送入89C2051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中,然后经89C2051进行预处理,并转换为并行数据,将并行载频数据送入C8051F020的并行接口中;
对于遥测信号接口,要求其输入最高电压为±30V,而C8051F020单片微处理器的片内A/D转换器最高输入电压为+3V;对于+30V的输入电压,采用了电阻分压衰减电路,将+30V的输入电压降为+3V输入;而为了测量-30V的输入电压,设计了采用运算放大器进行反相放大,将-30V的输入电压降低为+3V输入;两种电路设计在同一电路板上,用短路跳线方法进行切换正负输入;利用片内可编程放大器和相关软件,可实现0-30V;0-15V;0-7.5V档位的自动切换,大大简化了测量工作,并且提高了测试精度;
遥信信号接口中,采用了光电耦合器将输入遥信信号与本系统隔离,减少了外界干扰对于系统的影响;
GSM通信模块:GSM通信模块采用西门子公司的工业通信模块TC35T;TC35T具有语音、数据、短消息、FAX四种传输方式;工作在GSM-900MHz和1800MHz频带范围内;工作电源8-30V;波特率为300bps-115kbps,在1200bps-115kbps为自动波特率设置;数据传送采用AT命令集;对外提供标准的RS232接口和电源接口;应用时将单片微处理器C8051F020配上标准RS232串行口芯片与TC35T的串行口用电缆直接连接,就可以使用了;
TC35T模块在使用前必须用一台电脑离线对TC35T进行初始化设置,并将设置参数存贮在TC35T中;
由于模块在数据通信模式下不再接收收其它AT指令,只能进行数据传输;因而需要使用"+++"命令进行数据模式到命令模式的切换;
在流程图中,CPU首先初始化;之后分别采集遥测,遥信,载频信道数据,然后根据相关原则进行故障判别;如果发现系统出现异常,则启动GSM通信模块将故障信息发送致后台监控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口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1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