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表面打孔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9173.3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4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宋炜赓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炜赓 |
主分类号: | B23Q3/12 | 分类号: | B23Q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7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打孔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轴类零件表面上多个径向孔的表面打孔夹具,属于机械加工的工件夹紧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中,经常要对一些轴类零件的表面进行多个径向孔的加工,由于多个径向孔的位置和大小不同,所以加工的难度比较大。现有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采用精密的坐标镗床或加工中心等高精度机床,这样虽然可以加工出工件,但是加工成本高,不适用于批量加工;另一种方法是用普通车床进行加工,若在普通车床上直接采用三爪卡盘夹持零件进行加工,无法达到规定的加工要求;若采用四爪卡盘夹持零件进行加工,虽然能够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但必须通过找正等复杂的工序,降低了加工效率,也很难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且加工效率高、加工成本低的表面打孔夹具。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表面打孔夹具,包括弓形件、锥柄、方套、螺杆、压板、定位销、定位板、垫板、导柱和弹性部件;所述弓形件一端设有锥柄;所述弓形件内设有方套;所述弓形件上方设有螺杆,且螺杆穿出弓形件和方套;所述螺杆下方还设有压板;所述方套下部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穿出方套;所述弓形件下方与方套之间设有定位板;所述弓形件下方还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设有导柱;所述导柱穿出压板与插入方套内;所述导柱与方套间设有弹性部件。
优选的,所述锥柄通过螺钉销与弓形件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方套通过螺柱与弓形件相连。
优选的,所述导柱和弹性部件设有两对。
优选的,所述螺钉销以锥柄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个。
优选的,所述螺柱设有两个。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表面打孔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适用于批量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表面打孔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表面打孔夹具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表面打孔夹具的使用状态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其中:1、弓形体;2、锥柄;3、方套;4、螺杆;5、压板;6、定位销;7、定位板;8、垫板;9、导柱;10、弹性部件;11、螺钉销;12、螺柱;13、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表面打孔夹具,包括弓形件1、锥柄2、方套3、螺杆4、压板5、定位销6、定位板7、垫板8、导柱9和弹性部件10;所述弓形件1一端设有锥柄2;所述锥柄2通过螺钉销11与弓形件1固定相连;所述螺钉销11以锥柄2为中心,环形阵列有多个;所述弓形件1内设有方套3;所述方套3通过螺柱12与弓形件1相连;所述弓形件1上方设有螺杆4,且螺杆4穿出弓形件1和方套3;所述螺杆4下方还设有压板5;所述方套3下部设有定位销6;所述定位销6穿出方套3;所述弓形件1下方与方套3之间设有定位板7;所述弓形件1下方还设有垫板8;所述垫板8上设有导柱9;所述导柱9穿出压板5与插入方套3内;所述导柱9与方套3间设有弹性部件10;所述导柱9和弹性部件10设有两对。
如附图2、3所示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表面打孔夹具,加工前,首先将方套3装入弓形件1中,然后把导致9、弹性部件10和垫板8安装到弓形件1上,接着把螺杆4和定位板7装入到弓形件1中,定位板7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加工孔的位置来选择;加工时,首先将锥柄2装入车床主轴锥孔中,然后用螺柱12将方套3压紧在弓形件1中,接着将待加工的工件13放置在方套3中,用定位销6进行定位,上端用螺杆4和压板5进行压紧,这样待加工的工件13和定位板7一起被压紧在方套3中,最后对着待加工的工件13表面开始加工即可。
本发明的表面打孔夹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加工成本,适用于批量加工。
上述的表面打孔夹具,所述螺柱设有两个时,使用效果最佳。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炜赓,未经宋炜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1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富勒烯-高分子复合纳米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机床弹性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