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29860.5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张祺;孟琳;刘学军;陆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百能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6/00 | 分类号: | F25D16/00;H01M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郭防;何燕明 |
地址: | 810600 青海省海东地***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散热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系统。
背景技术
在传统结构中,换热系统一般需要制冷设备产生冷量,例如利用压缩机制冷,再由泵等输送设备输送冷量,而被冷却的装置往往有余能被浪费。冷量使用过程中,一般随工况即时生产冷量,某些工况下制冷设备可能频繁起停,造成制冷设备的能效下降,同时降低了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系统,它利用自身余能作为制冷能耗,利用气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产生气流,省去了输送设备,大幅度减少所耗电能,设置了储冷层不用频繁的起停制冷设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层、储冷层、冷却通道和被冷却装置,制冷层和储冷层均设于被冷却装置下方,储冷层设于制冷层上方,储冷层外侧设有保温层冷却通道设于被冷却装置内,并且冷却通道与储冷层连接。在制冷层上方设置储冷层,这样可以不随工况而频繁起停制冷设备,将冷量在储冷层储藏,延长了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储冷层上方的被冷却装置内设置冷却通道,利用冷热流体密度差,在冷流体换热过程中被加热后膨胀,密度降低,从而产生气体流动,产生局部低压,冷流体作为补偿流体,补充到系统中,使换热系统中省去了冷量的输送设备,减少了整个系统的能耗。
前述的这种换热系统中,所述冷却通道与被冷却装置连接处设有换热管壁。
前述的这种换热系统中,在冷却通道内部还设有10片以上散热稽片。冷却通道内设置的散热稽片,不仅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对冷却通道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冷却通道结构强度。
根据换热结构不同,可以用增加散热鳍片数量来增加散热面积,如图3所示,换热面积可增加10倍以上,气流方向为沿鳍片平行方向自下而上运动。
前述的这种换热系统中,所述储冷层采用相变储冷。在储冷层采用相变储冷,利用系统相变时具有较大的焓变,大大提高了储冷量,同时制冷区温度变化不大,也降低了储冷区域环境的温差,降低了保温成本,并提高了储能效果。
保温层设计和施工成本主要依据工况制定,其中最主要的参数为被保温体的温度和保温体温度的温差。温差相差越多,保温层厚度要求越高。利用储冰进行冷量储存,在相同温度下所需要的保温层厚度相同,但是由于冰融化时的相变产生的焓变远远大于水升温时带来的焓变,所以其储存的冷量更加庞大。而相对与需要相同的冷量,储冰相对于所需要的保温层厚度较薄,成本更低。
前述的这种换热系统中,所述相变储冷采用储冰。
前述的这种换热系统中,所述保温层采用真空隔热层。
前述的这种换热系统中,所述制冷层的能量供应来源于被冷却装置余能。使用被冷却装置余能进行制冷,进一步节省了系统中电能损耗。尤其是锌溴液流电池系统,电池堆在维护过程中,一般采取往电阻上放电,储存能量损失,造成系统效率降低。由于本发明中有储冷结构,在电池维护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冷能,并储存下来,实现“零能耗”,使系统能效大大提高。
前述的这种换热系统中,所述散热稽片上还设有风扇。风扇安装在散热鳍片上,以应对有强换热需求工况时的散热要求,在不改变其主要结构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换热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制冷层上方设置储冷层,这样可以不随工况而频繁起停制冷设备,将冷量在储冷层储藏,延长了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储冷层上方的被冷却装置内设置冷却通道,利用冷热流体密度差,在冷流体换热过程中被加热后膨胀,密度降低,从而产生气体流动,产生局部低压,冷流体作为补偿流体,补充到系统中,使换热系统中省去了冷量的输送设备,减少了整个系统的能耗;冷却通道内设置的散热稽片,不仅增加了散热面积,同时对冷却通道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冷却通道结构强度;在储冷层采用相变储冷,利用系统相变时的焓变量,大大提高了储冷量,同时制冷区温度变化不大,也降低了储冷区域环境的温差,降低了保温成本,并提高了储能效果;使用被冷却装置余能进行制冷,进一步节省了系统中电能损耗。尤其是锌溴液流电池系统,电池堆在维护过程中,一般采取往电阻上放电,储存能量损失,造成系统效率降低。由于本发明中有储冷结构,在电池维护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冷能,并储存下来。实现“零能耗”,使系统效率大大提高。
根据换热要求,任意配合储冷容量,制冷功率,并以变化散热稽片的组合方式改变换热面积。在锌溴液流电池系统中,可用于对储罐或电堆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冷却通道的俯视图;
图3是冷却通道局部剖视图;
图4是散热稽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百能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百能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装置
- 下一篇:分片接收和发送的方法以及分片接收和发送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