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射频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29908.2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0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娟;慈朋亮;钱文生;韩峰;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49;H01L29/423;H01L21/336;H01L21/26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横向 扩散 场效应 晶体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射频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包括P型衬底,在所述P型衬底上生长P型外延层,在所述P型外延层中形成轻掺杂漂移区,在所述P型外延层上方设置有第一层法拉第盾及第二层法拉第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法拉第盾及第二层法拉第盾为多晶硅法拉第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P型外延层上方的栅极氧化层及多晶硅栅,位于所述P型外延层中的利用离子注入和扩散工艺分别形成的P阱、P+区域、N+源区及N+漏区,及P型多晶硅塞或金属塞结构。
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法拉第盾处于所述多晶硅栅正上方的部分长度为0.1-0.3微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横向双扩散场效应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法拉第盾处于所述多晶硅栅正上方的部分长度为0-0.3微米。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晶体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P型衬底上生长P型外延层;经栅极氧化层生长后,淀积多晶硅,通过光刻板定义并刻蚀出多晶硅栅,在刻蚀完成后,进行一步较高能量的轻掺杂LDD的N型离子注入,形成轻掺杂漂移区;
步骤2、P阱的形成;
步骤3、P+区域、N+源区及N+漏区的形成;
步骤4、在所述P型外延层上整体淀积一层二氧化硅层,再淀积一层重掺杂的多晶硅,对所述多晶硅通过光刻刻蚀构成第一层法拉第盾;随后,在所述第一层法拉第盾上再整体淀积一层二氧化硅层,而后淀积一层重掺杂的多晶硅,对所述多晶硅通过光刻刻蚀构成第二层法拉第盾;
步骤5、P型多晶硅塞或金属塞结构的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进行一步较高能量的轻掺杂LDD的N型离子注入,注入离子为磷或砷,能量为50-300keV,剂量为5e11-4e12cm-2。
7.如权利要求5所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P阱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多晶硅栅形成前通过注入与高温推进形成,另一种是通过自对准工艺加高温推进形成。
8.如权利要求7所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阱,注入离子为硼,能量为30-80keV,剂量为1e12-1e14cm-2。
9.如权利要求1所示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N+源区及N+漏区的形成,注入离子为磷或砷,能量为0-200keV,剂量为1e13-1e16cm-2,所述P+区域的形成,注入离子为硼或二氟化硼,能量为0-100keV,剂量为1e13-1e16cm-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第一层法拉第盾,其长度为0.5-1.5微米,厚度为800-2500A,杂质为磷或砷,掺杂浓度为5e18-1e20cm-3;所述第二层法拉第盾,其长度为1.5-2.5微米,厚度为800-2500A,杂质为磷或砷,掺杂浓度为5e18-1e20cm-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299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酶抑制剂的组合及其用途
- 下一篇:用于治疗剂递送的微阵列及其使用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