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扎带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0457.4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3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江;刘伟;肖春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3/00 | 分类号: | B65D63/0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张永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扎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扎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速发展,架设的电线、光缆也越来越多,而由尼龙等材料制成的各种规格的扎带很难适合线缆的应用。常见的有自锁式和可松式扎带,其主要作用是捆扎,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一种标牌式扎带,该种扎带可以在标牌上手写、喷印或粘贴其他文字信息。随着技术发展需要在电力领域中获取真实、可靠地标注和认证被捆扎的物品身份等信息,并使用被捆扎的物品信息快速、准确地识别被捆扎物品,但是现有的扎带不能提供被捆扎物品的物品信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扎带无法提供被捆扎物品的信息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扎带无法提供被捆扎物品的信息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扎带,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扎带,该扎带包括:扎带主体以及标牌,其中,标牌安装在扎带主体上,标牌包括:外壳和电子标签,其中,电子标签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电子标签记录有扎带捆扎物品的物品信息。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包括:RFID芯片,用于存储物品信息,其中,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经纬度坐标位置信息、产品信息以及维修信息。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还包括:天线,与RFID芯片连接,天线用于增强RFID芯片与外界通信的信号。
进一步地,RFID芯片通过倒装方式与天线连接。
进一步地,电子标签还包括:柔性绝缘基板,设置在RFID芯片的外部,天线穿过保护件与RFID芯片连接,柔性绝缘基板用于绝缘和支撑RFID芯片。
进一步地,天线为偶极子天线,天线采用铜、铝薄膜层制成,附着在柔性绝缘基板上。
进一步地,外壳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盖合后形成内腔。
进一步地,在上盖和下盖上分别设置柔性绝缘基板,用于绝缘和支撑电子标签。
进一步地,扎带主体为长条状,其中,扎带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扎带主体的一端的卡齿和设置在扎带主体的另一端的卡扣,卡扣和卡齿配合连接,其中,卡齿为多个,多个卡齿沿扎带主体的水平方向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卡扣和卡齿可拆卸地连接;或卡扣和卡齿自锁式连接。
通过本发明的扎带可以使用读写器在检修线缆时快速、准确地获取电子标签中记录的被捆扎物品的物品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扎带无法提供被捆扎物品的信息的问题,实现了可以准确快速获取被捆扎物品信息的效果,并且该扎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扎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扎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扎带包括:扎带主体1以及标牌3,其中,标牌3安装在扎带主体1上,标牌3包括:外壳和电子标签30,其中,电子标签30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电子标签30记录有扎带捆扎物品的物品信息。
采用本发明的扎带,本发明的扎带包括扎带主体1和标牌3,将标牌3安装在扎带主体1上,标牌3的电子标签30设置在外壳的内腔中,并且电子标签30记录有扎带捆扎物品的物品信息。通过本发明的扎带可以使用读写器在检修线缆时快速、准确地获取电子标签30中记录的被捆扎物品的物品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扎带无法提供被捆扎物品的信息的问题,实现了可以准确快速获取被捆扎物品信息的效果,并且该扎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电子标签30可以包括:RFID芯片,用于存储物品信息,其中,物品信息包括物品的经纬度坐标位置信息、产品信息以及维修信息。另外,扎带中的电子标签30作为捆扎物品的数据载体,不仅可以实现经纬度精确定位,获取捆扎物品的产品信息(如物品的规格、大小、数量等),还可以记录对捆扎物品维修的人员及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