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二维码的取款系统以及基于二维码的取款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210530694.0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1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万四爽;鲁志军;尹亚伟;刘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7/08 | 分类号: | G07F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臧霁晨;王忠忠 |
地址: | 200135 中国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二维码 取款 系统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二维码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系统,具体地涉及基于二维码的取款系统以及基于二维码的取款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取款方法中,一方面,需要用户随身携带银行卡,使用不够方便;另一方面,ATM(自动取款机器)上经常会被不法份子安装的侧录机具窃取用户银行卡和密码等信息从而带来安全问题。
作为一种解决办法,在公开号为CN201440289U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手机终端进行的取款或支付系统,该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取款及支付的系统是通过手机终端与银行的服务网络(如农行95599)之间采用短信或者电话的方式发起取款请求,在请求中输入取款机器对应的编码和银行卡信息完成取款。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解决安全问题但是会增加用户的使用难度和体验,并不能解决便利性问题。另外,由于用户在电话或者短信中需要输入取款机器的编码,如果不法份子替换了当前机器的编码可能导致用户取出的钞票在别的机器上吐出这一潜在的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不需要使用银行卡、取款手续简单并且安全性高的基于二维码的取款系统以及二维码取款方法。
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的取款方法是利用移动终端和二维码取款服务器实现ATM机与ATM布放银行以及发卡银行之间的数据交换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取款请求上送步骤: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将取款账户信息、取款金额以及ATM机上显示的二维码信息作为取款请求报文上送到二维码取款服务器;
取款请求转发步骤:二维码取款服务器验证所述取款请求报文的合法性,在通过验证后,根据所述二维码信息,将取款请求转发至与所述二维码信息相应的ATM布放银行;
取款请求验证步骤:ATM布放银行验证二维码信息是否合法性,在通过验证后,将取款请求发送至二维码服务器;
取款请求再转发步骤:二维码服务器根据所述账户信息,将取款请求转发至与所述账户信息相应的发卡银行;
取款承兑应答步骤:发卡银行验证取款请求及账户的合法性,在通过验证后将取款承兑应答发送到二维码服务器;
取款承兑应答转发步骤:二维码服务器将取款承兑应答转发到ATM布放银行;
吐钞通知步骤:ATM布放银行根据取款承兑应答通知该ATM执行吐钞操作;
结果通知及二维码更新步骤:ATM布放银行将处理结果通知二维码服务器并且更新该ATM上显示的二维码。
优选地,在所述结果通知及二维码更新步骤之后还具备:
结果通知转发步骤:二维码取款服务器将ATM布放银行的承兑结果通过移动终端通知用户。
优选地,所述取款请求上送步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用户在移动终端输入取款账户、金额;
用户利用移动终端扫描ATM机上显示的二维码并获取二维码信息;
用户利用移动终端向二维码服务器上送至少包括取款账户、金额、二维码信息的取款请求报文。
优选地,所述二维码信息至少包括:
能够唯一确定该ATM的ATM标识;
能够唯一确定ATM布放银行的ATM布放银行标识;
该ATM上取款交易的流水号;以及
将所述ATM标识、所述ATM布放银行标识、所述流水号按照规定格式拼接后得到的字符串通过私钥进行加密后的内容签名。
优选地,在所述取款请求转发步骤中,根据所述二维码内包含的所述ATM布放银行标识,将取款请求发送到所述ATM布放银行标识所指定的ATM布放银行,在该取款请求中至少包括用户的取款账户、金额、二维码信息。
优选地,所述取款请求验证步骤包括下述子步骤:
ATM布放银行验证所述内容签名的合法性;
在验证所述内容签名合法的情况下,对被加密的信息进行解密;
根据解密得到的ATM标识判断该ATM是否工作正常。
优选地,在所述结果返回及二维码更新步骤中,使得每台ATM、每次取款所显示的二维码都不相同。
本发明的基于二维码的取款系统包括:移动终端、二维码取款服务器、ATM、ATM布放银行以及发卡银行,
所述ATM设置为能够显示二维码并能够执行吐钞操作,
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将款账户信息、取款金额以及ATM机上显示的二维码信息作为取款请求报文上送到二维码取款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6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