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乳油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0779.9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张黎辉;李波;刘君良;潘淑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24 | 分类号: | A01N43/824;A01N41/06;A01N25/02;A01P13/00 |
代理公司: | 山东清泰律师事务所 37222 | 代理人: | 聂磊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恶草酮 磺胺 乳油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除草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乳油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恶草酮属杂环类选择性芽前、芽后除草剂。主要通过杂草幼芽或茎叶吸收。对萌发期的杂草效果最好,随着杂草长大而效果下降,对成株杂草基本无效。以180~270g/ha(有效成分计)芽前或芽后施于水稻、大豆田,葡萄园、核果类果园等,防除旱田与水田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尤其是稗草、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猪殃殃、马齿苋、球花碱草、藜科和大戟科杂草。本药剂具有以下特点:杀草谱广;可防除恶性杂草;土壤中药效期较长;药效稳定;可与其他除草剂混配。药剂施用后,在土表形成一层抗淋溶的药土层,并在作物整个生长期保持活性,当杂草萌发通过药土层时,接触并吸收药剂,杂草根系若接触到药土层,也可吸收。药剂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杀草作用,但不影响光合作用的希尔反应。在土表或离土表很近的杂草种子发芽后,通过幼芽和根系两个途径吸收药剂。在杂草萌芽至2-3叶均对该药敏感,因此以萌芽期施药药效最好。该药持效期较长,水稻田可达45天左右,旱作物田可达60天以上,土壤半衰期为3-6个月。能防除绝大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对禾本科莎草也有效。
氟磺胺草醚属二苯醚类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大豆、花生田可苗前封闭,苗后茎叶的除草剂,能有效地防除大豆、花生田阔叶杂草和香附子,对禾本科杂草也有一定防效。苗前封闭使用时,杂草可通过正在萌发的幼芽,茎,根部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内破坏其光合作用,使其叶片黄化干枯,从而造成杂草死亡。氟磺胺草醚在苗后茎叶处理时,因使用剂量的加大,杂草抗性在大幅度提升,药效下降明显,同时对土壤残留较长影响下茬种植,而氟磺胺草醚在苗前使用可明显在正常推荐剂量下保证药效稳定,因提前20多天可有效减弱残留对后茬种植的影响,但不足之处就是对禾本科的封闭药效较低。
含有单一活性组分的除草剂品种在农业田间杂草防治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连续施用后杂草容易产生抗药性,杀草谱窄,施用次数多会加重环境污染,农药残留延长。对于防治农业上产生抗性的杂草,一种办法是推出新的与现有品种无交互抗性的新成分。但是,新的有效成分的开发成本高,开发周期长,而且永远都跟不上杂草产生抗性的速度。其他的办法比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难真正起到明显的效果。
不同品种成分进行复配,是防治抗性杂草最常见的方法。不同成分进行复配,可以提高防效,扩大杀草谱、减少有效成分的用量,节约用药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及缩短农药残留,是综合防治田间杂草的重要手段。
经检索,目前未发现恶草酮与氟磺胺草醚复配及应用的文献。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效好的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乳油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含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的乳油的生产方法:将有效成分恶草酮和氟磺胺草醚加入溶剂中,并在其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其他功能性助剂,在搅拌混合釜中搅拌混合均匀,各组分及重量含量如下:
恶草酮 1%~40%
氟磺胺草醚 1%~50%
表面活性剂 5%~20%
其他功能性助剂 0%~10%
溶剂 10%~80%
各组分重量含量之和为100%;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或渗透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其他功能性助剂为防冻剂、增稠剂、稳定剂或消泡剂中一种或多种。
上述有效成分恶草酮与氟磺胺草醚均是本领域公知的除草剂,可以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购得。
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环己酮、甲苯、二甲苯、二甲基亚砜、甲醇、乙醇、三甲基环己酮、N-辛基吡咯烷酮、乙醇胺、三乙醇胺、异丙胺、N-甲基吡咯烷酮、丙醇、丁醇、乙二醇、二乙二醇、乙二醇甲醚、丁醚、乙醇胺、异丙胺、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东生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7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机二氟化硼配合物
- 下一篇:含吡氟草胺和广灭灵的乳油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