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混式热网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0988.3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6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姜宇;詹福才;姜享成;李健;郭建勋;张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16 | 分类号: | F28D7/16;F28D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60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混式热网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设备制造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热混式热网加热器,该加热器特别适合于各类大型汽-水,水-水传热的热网加热。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用于热电厂,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汽--水或水--水热网加热器的换热管均采用单一光管或采用单一提高传热的特性管,这两种管型的热网加热器缺点明显,具体表现在:①、光管式的热网加热器传热效率低,压力损失小(不能充分利用允许的压力损失),相同工况需要的换热面积大,占地空间相对也大;②、特性管热网加热器传热效率高,但压力损失过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充分利用热网加热器的允许压头,并且最大限度的提高传热效率,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热混合式的热网加热器,该加热器不仅换热效率高,而且压力损失不超标,达到压降与效率相平衡的最佳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热网加热器包括左管箱和右管箱,设置在左管箱和右管箱中间的管板壳体焊合,设置在管板壳体焊合内部的管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束被分割为三个区,分别是靠近壳体上下两端的低阻区,靠近管束中心线的高阻区,设置在高阻区与低阻区之间的过渡区,所述三个区相对水平中心线X轴上下对称布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利用原有的热网加热器的结构型式,将单一的换热管形式改变为热混式的换热管形式,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形式的换热管。也就是在介质分流不畅的区域采用光管形式,有利的部位采用高效传热管,即为特性管。达到流程分配平衡,在各部位的流动状态都能达到湍流程度。
2、本发明充分利用流体的自然分配,使低阻部分流量大,采用光管,高阻部分流量分配小,采用特性管(包括弧线管,横纹管,螺旋管等),各部分均充分达到湍流状态,同时各部位的压力损失又不过大。
3、本发明热网加热器由于工艺上有效改进,从而在结构上,取消了流量分配器的设置,使流量达到自然地平衡,同时降低设备成本。
4、本发明采用了光管与特性管的结合方式,使热网加热器的有效换热面积大大减小,同时换热器的阻力损失降至最低。从而使热网加热器的结构合理紧凑、效率高、运行安全、成本适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热混式热网加热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图1中A-A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型管束中光管结构形式图。
图4是本发明管束中高阻特性管结构形式图。
图5是本发明管束中低阻特性管结构形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热网加热器包括左管箱1和右管箱6,设置在左管箱1和右管箱6中间的管板壳体焊合3,设置在管板壳体焊合3内部的管束5。
所述的左管箱1上带有二次网循环水的进口8和二次网循环水的出口2,所述的管板壳体焊合3上带有蒸汽进口4和蒸汽出口7。
如图2所示:所述的管束5被分割为三个区,分别是靠近壳体上下两端的低阻区9,靠近管束中心线的高阻区11,设置在高阻区与低阻区之间的过渡区10,所述三个区相对水平中心线X轴上下对称布置。
如图2、3所示:所述的低阻区9流量分配少,其换热管采用光管12结构,加大流量分配;高阻区11介质易通过,其换热管采用高阻特性管13结构,阻止更多流量通过,从而达到流量平衡;过渡区10的换热管采用介于光管和高阻特性管之间的一种低阻特性管14结构,从而达到有效过渡。采用上述热混合设计理论原则,使热网加热器达到低阻高效的目的。
如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的光管12是指表面光滑的热交换管;高阻特性管13是指波纹凹陷宽度和深度大的弧线管、横纹管或螺旋管;低阻特性管14是指波纹凹陷宽度和深度比高阻特性管小的弧线管、横纹管或螺旋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平市巨元瀚洋板式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0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妇科冲洗器
- 下一篇:吸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