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盖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1526.3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5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沈成溜;雷贵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百吉四兴压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7/00 | 分类号: | F02F7/00;F01M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70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发动机 曲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盖。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多数摩托车发动机的曲柄连杆结构的冷却润滑是靠曲轴上离心式的隔油盘供油。它的工作原理是:靠发动机内部飞溅起的油滴,落到旋转的隔油盘上,利用离心力把油滴汇聚到一起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冷却润滑。因为机油压力较低,这种利用离心力将油滴汇聚到曲柄连杆机构处进行冷却润滑的方式,冷却润滑效果不好,发动机容易发生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征对曲柄连杆机构润滑、冷却效果更好的的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盖。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盖,包括盖体,盖体上设有油道和曲柄连杆的支承孔,所述的曲柄连杆的支承孔为阶梯孔,所述的油道为进油道和循环油道两个部分,循环油道环绕支承孔,循环油道连接进油道,进油道连接机油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中,因为摩托车的核心是发动机,发动机的核心就是曲轴箱,曲轴箱约束其他部件的位置,所以曲轴箱的加工要求很高。本方案中,在发动机右曲轴箱盖的盖体上设有曲柄连杆的支承孔,且支承孔为阶梯孔,这样便于曲柄连杆的安装,便于保证支承孔的位置精度;另外油道为进油道和循环油道两个部分,循环油道环绕支承孔,循环油道连接进油道,进油道连接机油泵。这样可以利用机油泵产生较大的压力通过进油道向曲柄连接杆供油,进行冷却润滑。同时利用循环油道可以对润滑油进行短暂的存储,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曲柄连杆机构在任何情况下的冷却和润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善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冷却润滑效果,降低故障发生率,从而延长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寿命,使发动机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
进一步,将进油道的条数设为两条以上,且进油道圆周均匀分布在循环油道的四周。这样可以保证润滑油均匀分布在各个油道中,保证曲柄连杆机构各处的冷却润滑。避免了出现曲柄连杆机构各处因润滑不均匀,而产生曲柄连杆机构各处的磨损量相差较大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的进油道和循环油道的内凹面低于支承孔表面3~6mm,便于润滑油的流通,同时保证右曲轴箱盖的内表面强度。
进一步,所述的循环油道和支承孔为同心设置,这样保证曲柄连杆机构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曲柄连杆机构和右曲轴箱盖连接处的冷却润滑效果相同,降低安装处的磨损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摩托车发动机右曲轴箱盖,包括盖体1,盖体1上设有油道和曲柄连杆的支承孔3,曲柄连杆的支承孔3为阶梯孔,所述的油道为进油道2和循环油道4两个部分,循环油道4和支承孔3为同心设置,循环油道环4绕支承孔3,循环油道4连接进油道2,进油道2连接机油泵, 进油道2条数为两条以上,进油道2圆周均匀分布在循环油道4的四周, 进油道2和循环油道4的内凹面低于支承孔3表面3~6mm。
本实施例中,因为摩托车的核心是发动机,发动机的核心就是曲轴箱,曲轴箱起到约束其他部件的位置,所以曲轴箱的加工要求很高。本方案中,在发动机右曲轴箱盖的盖体1上设有曲柄连杆的支承孔3,且支承孔3为阶梯孔,这样便于曲柄连杆的安装,便于保证支承孔3的位置精度;另外油道为进油道2和循环油道4两个部分,循环油道4环绕支承孔3,循环油道4连接进油道2,进油道2连接机油泵。这样可以利用机油泵产生较大的压力通过进油道2向曲柄连接杆供油,进行冷却润滑,同时利用循环油道4可以对润滑油进行短暂的存储,这样能够有效的保证曲柄连杆机构在任何情况下的冷却和润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善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冷却润滑效果,降低故障发生率,从而延长了曲柄连杆机构的寿命,使发动机可靠性得到较大的提高;同时将进油道2的条数设为两条以上,且进油道2圆周均匀分布在循环油道4的四周。这样可以保证润滑油均匀分布在各个油道中,保证曲柄连杆机构各处的冷却润滑。避免了出现曲柄连杆机构各处因润滑不均匀,而产生曲柄连杆机构各处的磨损量相差较大的现象。进油道2和循环油道4的内凹面低于支承孔3表面3~6mm,便于润滑油的流通,另外循环油道4和支承孔3为同心设置,这样保证曲柄连杆机构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曲柄连杆机构和右曲轴箱盖连接处的冷却润滑效果相同,降低安装处的磨损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百吉四兴压铸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百吉四兴压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5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