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运输的平车用中梁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531597.3 申请日: 2012-12-11
公开(公告)号: CN102991518A 公开(公告)日: 2013-03-27
发明(设计)人: 孙晓云;付国华;杨兆春;关雪梅;王武建;兰叶 申请(专利权)人: 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1F1/08 分类号: B61F1/08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徐宁
地址: 100072***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铁路运输 平车 用中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车用中梁,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快捷铁路运输的平车用中梁。

背景技术

2011年以来,我国提出了新的铁路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多元化经营,“重载、快捷”协调发展。既有铁路线客货混跑的现状将长期保持,所以既有线货车就不能无限制地重载,还需要补充适当的快捷货车。自1998年开始我国开始了120km/h铁路货车的技术研究,到2008年我国铁路60余外辆货车已全面迈上了120km/h台阶,形成了120km/h提速系列货车技术标准。在此技术积淀下,并借鉴国外开行经验,我国探索性地提出了速度160km/h的快捷货物列车使用的技术政策和要求,其中车轮直径将由传统货车的Φ840mm加大到Φ915nn,并要求采用盘形制动。轮径增大意味着轴位将抬高,转向架构架或摇枕与车体的配合面如心盘承载面高度、牵引座配合面将抬高37.5mm以上,这就使转向架上的车体也将相应整体抬高,心盘、牵引座直接定位的中梁下平面距轨面的高度将提高。然而,为了保证铁路技术规程关于车钩高度880mm的要求,中梁端部装配车钩的空间还需保留原有高度,这就形成了矛盾,所以需要设计新结构的中梁来解决此矛盾,也正是现阶段160km/h的快捷铁路货车研究的新课题。

铁路快捷货车中一种具有市场前景,且国外已实现开发运营的车种是快捷集装箱运输平车。众所周知,平车为底架承载结构,即截面高度不高的平板形底架需要承载与箱形敞车、桶形棚车相等的载重,为保证底架的刚度和强度,平车的中梁往往需要大型热轧H型钢来担当,以减少钢板拼焊中梁焊缝缺陷、焊接变形、工艺控制难、材料各向异性的风险。大型热轧H型钢中梁的中部截面大,枕梁外的牵引梁部分就需要减小截面高度,传统平车的牵引梁高度一般取值350mm,该截面空间能满足装钩高度,但截面高度富裕量不多,而快捷平车H型钢中梁在牵引梁处一定需要截面的过渡以保证牵引梁下移的装钩要求,因此造成了中梁H型钢的加工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采用大型热轧H型钢与多截面过渡的结构加工制作,并能获得较大的刚度和强度,可以实现快捷及性能可靠的铁路运输的平车用中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运输的平车用中梁,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一中部平直两端底部对称向上渐缩过渡梁段为鱼腹梁段,所述鱼腹梁段两端对称连接一段平直梁段为枕中梁段,两所述枕中梁段的末端对称连接一呈下刀把状的端口梁段为钩缓套口梁段组成的中梁;所述中梁的两侧壁由一对称多截面变化的两中梁腹板相对平行设置,其每一所述中梁腹板顶部分别设置有上翼,底部分别设置有下翼,且两所述中梁腹板的上翼顶面通长保持同一高度平面设置,所述下翼底面为高度错落设置;

在所述鱼腹梁段内的平直段中的两所述中梁腹板之间,间隔焊接有六块相同的中梁隔板,每一侧渐缩段内间隔设置有两块不同高度的中梁隔板,每一所述枕中梁段内间隔设置有四块相同的枕中隔板,每一所述钩缓套口梁段内设置有一块枕前隔板;

两所述中梁腹板的下翼底面的所述鱼腹梁段内焊接一下盖板,所述枕中梁段内的中部焊接有一心盘垫板,所述心盘垫板的内侧焊接有一枕后加强板,外侧焊接有一枕前加强板,所述心盘垫板顶面分别与所述枕中梁段内中间连接的两所述枕中隔板的底边固定连接,两所述枕中隔板的顶部通过一连接板平齐固定连接在两上翼之间,两所述中梁腹板上翼顶面的两所述连接板内侧之间的焊接有一上盖板,两所述连接板的外侧对称焊接有一牵引梁上盖板,所述钩缓套口梁段内的中部两所述上翼之间平齐连接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底面以及两所述中梁腹板相对内侧壁上,间隔焊接有两U型钩尾框压板,两所述压板之间的两外侧间隔固定连接有一前从板座和一后从板座,两所述前、后从板座中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有一易损耗部件的磨耗板。

所述鱼腹梁段底部向上渐缩过渡段的纵向长度与截面高度差比为10:1。

两所述中梁腹板的内侧间距为350mm,两所述中梁腹板在鱼腹梁段内采用截面高度630mm以上的大型热轧H型钢切制而成,在所述枕中梁段内的截面高度一般为400mm~450mm范围,所述钩缓套口梁段的下刀把状向下过渡的高度一般控制范围为40mm~80mm,过渡长度一般控制在过渡高度的5~6倍。

两所述中梁腹板上翼顶部焊接的所述上盖板,与所述牵引梁上盖板纵向间隔距离大于等于需要连接车体枕梁上盖板板宽尺寸。

枕中梁段内的两下翼边全部切除,所述钩缓套口梁段内的两下翼内侧边全部切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二七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5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