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1950.8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1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艳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P27/02;A61P31/22;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单纯 疱疹 病毒性 角膜炎 药物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
背景技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目前最严重的常见角膜病,近几年来有明显上升和加剧趋势。由于反复发作,重症病例增多,严重威胁视功能,故加强对本病的研究,已成为眼科亟待解决的课题。本病临床表现复杂,除了典型的树枝、地图及盘状角膜病灶形态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临床改变,因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各型不仅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而其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也不尽相同,染色各型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决定这种转化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与HSV的型和毒株及宿主的免疫功能(主要是细胞免疫)有关外,还与治疗方法有关(特别是皮质固醇的应用)。
目前临床上针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病灶清创术,适用于浅层型病例,其原理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清除感染细胞和病毒,包括机械清创、化学清创、冷冻清创、光灭活疗法,病灶清创术只能清除感染细胞不能阻止病毒繁殖、可能损伤角膜上皮基底膜及基质层,促使病变向深部发展、冷冻术对HSV的活力无影响等问题;抗病毒药物,如碘苷、阿糖胞苷、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多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后期治疗;皮质类固醇,抑制组织胺和毒性溶解酶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及组织损害,减少疤痕形成,促进血管新生,但也存在损害机体免疫机制和损害角膜组织的风险;手术疗法,适用于深部溃疡、基质坏死性角膜炎合并穿孔者,单独依靠药物及保守治疗已难奏效的情况,包括结膜瓣遮盖术、前房穿刺术、板层或穿透角膜移植术,手术疗法存在临床手术风险。
近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治疗方法是应用免疫促进剂治疗,以及应用胶原酶抑制剂减少或防止溃疡的发生或发展。这些治疗方法与中药组方治疗方法存在一致性,均是通过调节或刺激机体免疫系统、提高体液或体细胞的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目的。因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发病机理是显性或陷性感染HSV从泪液中扩散至角膜、结膜、眼深部组织以及附属器,潜伏至神经末梢并激活,因此有效的治疗方法应通过提高细胞免疫能力、组织相容性抗原进行治疗。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于实证热证、风热表实、脾虚湿热、肝胆火毒上攻所引发,应以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为纲,淡渗利湿、泄肝补肾为目,以求明目退翳之功效,从根本上调节内腑机能,调动机体和细胞免疫力,达到治愈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淡渗利湿、泄肝补肾、明目退翳之功效,标本兼治,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很好的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菊花34~50份 急性子30~46份 赤芍28~44份 蒲公英25~40份
地丁22~36份 菟丝子18~32份 蝉衣15~28份 车前子12~25份
薄荷10~22份 决明子8~18份 木通5~15份 谷精草3~12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菊花36~46份 急性子33~43份 赤芍30~40份 蒲公英28~36份
地丁25~33份 菟丝子21~29份 蝉衣18~26份 车前子15~23份
薄荷12~18份 决明子10~16份 木通8~12份 谷精草5~9份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菊花41份 急性子38份 赤芍35份 蒲公英32份
地丁29份 菟丝子25份 蝉衣22份 车前子19份
薄荷15份 决明子13份 木通10份 谷精草7份
一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蝉衣、赤芍、地丁放入锅内,以文火炒至略呈焦黄色,取出放凉后粉碎研末,过120目细粉,备用。
(2)将菊花、急性子、蒲公英、车前子、薄荷、木通、谷精草放入容器中,加入六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8~10小时后,取浸泡液;在剩余的药渣中再加入四倍量的水,煮沸后继续浸泡5~7小时后,取浸泡液;合并两次所得的浸泡液,加热蒸发为70℃环境下相对密度1.10~1.15的稠膏,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艳,未经王正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19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