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3031.4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95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蒋浦宁;沈国平;张军辉;高清辉;叶兴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1/00 | 分类号: | F01D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刘计成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轮机上使用的用于高温高压参数环境下的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轮机是将蒸汽的能量转换成为机械功的旋转式动力机械,来自锅炉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蒸汽在汽轮机中,以不同方式进行能量转换,便构成了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轮机。由转动部分和静止部分两个方面组成。转子包括主轴、叶轮、动叶和联轴器等,静子包括进汽部分、汽缸、隔板和静叶栅、汽封及轴承等部件。
随着近年来国内电站市场的快速增长,对于电站效率和环保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超超临界已经是国内600MW以上汽轮机的首选进汽参数,目前我国已投运近百台600℃等级的超超临界机组。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机组效率,研究蒸汽参数高达700℃的新一代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将是未来燃煤发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在高参数汽轮机在研发过程遇到的诸多问题中,高压高温蒸汽的密封是一大难题。因为只有实现有效的密封,阻断高温高压蒸汽进汽低负荷区域,才能保证机组的安全运行与良好的经济性能。传统使用的密封技术,或者结构复杂,设计难度大,或者是利用蒸汽节流特性,都很难保证密封的有效性,很难实现零泄漏,因此现有的密封技术很难应用到高参数汽轮机上,如何使高参数汽轮机的高温高压蒸汽实现有效密封仍是目前汽轮机研究过程中急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可实现零泄漏的密封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结构,包括容纳气体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端盖,所述壳体与所述端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内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壳体的内腔连通,所述密封圈具有弹性,所述密封圈在一定的预紧力作用下压在所述端盖与所述壳体之间。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采用CrMo合金或者镍基合金材料。
优选地,所述凹槽为U型凹槽。
优选地,所述U型凹槽两侧壁的内侧端设有凸缘,所述凸缘的外侧面形成密封面。
优选地,所述端盖上设有低压气体进气通道和低压排气通道,所述低压气体进气通道与所述低压排气通道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端盖之间的间隙连通。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为一体成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阀壳,所述端盖为阀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密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密封结构在壳体与端盖之间设置一弹性密封圈,且密封圈具有一定的预紧力,同时在密封圈的内侧面上设置凹槽,这样该密封结构在使用时,壳体内的高压气体会进入到密封圈的凹槽内,这样密封圈内部与密封圈外部之间就会形成压差,在高压气体压力及密封圈自身弹力作用下,密封圈的两个侧壁就会紧紧压在端盖和壳体上,这样就可对壳体内的气体形成阻断,可有效防止气体泄漏,能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壳体内腔
2 壳体
3 U型凹槽
4 密封圈
5 密封面
6 低压气体进气通道
7 端盖
8 压紧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30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被炒料过火的全自动电磁加热食品炒制机
- 下一篇:一种花生牛轧糖生产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