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切机放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3234.3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0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岳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百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6/02 | 分类号: | B65H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21561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切机放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防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分切机自动放气防滑放卷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静电危害认识的不断深化,防静电包装变得越来越重要。众所周知,绝缘体之间会产生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遇到合适的条件,便会产生各种弊端。对于电子元件、集成电路等静电敏感器件而言,如果采用容易产生静电的材料作为包装材料,因为摩擦或电磁感应而产生的静电积累,在合适条件下会产生放电,引起产品失效或者部分元件损坏,造成极大地经济损失。
传统制备防静电包装材料放卷过程中,通常采用人工用气枪对气嘴给气囊充气,使胀键外移顶紧卷材内部纸套筒。当完成放卷后进行卸套,需要手动按住气芯进行放气,使胀键回复原位,不但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此外,由于长时间使用,胀键易磨损导致与纸套筒打滑,无法继续生产。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目前急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切机自动放气防滑放卷装置,通过采用本装置以解决上述传统生产中因为胀键打滑及手动放气中存在的多种缺陷和不足。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
一种分切机放卷装置,包括纸套筒,其中,还包括穿过纸套筒对卷材进行放卷的放卷轴,所述放卷轴一侧设置有气嘴。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还设置对所述气嘴充气或卸气的电磁阀。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所述电磁阀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所述放卷轴为一充气气囊。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所述放卷轴外表面设置至少一防滑键。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所述防滑键呈间隔阵列分布。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所述防滑键表面设置增加表面摩擦力的至少一凸起。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所述防滑键上设置至少一凹形咬齿。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所述凹形咬齿开口角度为45°。
所述的放卷装置,其中,所述防滑键与所述的放卷轴为一体设置。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解决现有生产过程中因为胀键打滑及手动放气中存在的多种缺陷和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分切机放卷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分切机放卷装置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分切机自放卷装置防滑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对卷材进行放卷时,首先将纸套筒穿过放卷轴1,然后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对气嘴3完成充气,此时内部气囊膨胀,推动防滑键3径向外移顶紧纸套筒;当完成放卷后,电磁阀会控制气嘴3快速完成卸气。此外,防滑键3上增加凹形咬齿,其开口角度为45°,通过增加接触点防止长期使用放卷轴1导致胀键失效出现打滑现象。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分切机放卷装置,包括纸套筒,其中,还包括穿过纸套筒对卷材进行放卷的放卷轴1,所述放卷轴1一侧设置有气嘴3。
优选的,还设置对所述气嘴充气或卸气的电磁阀,电磁阀与气嘴3的大小相互契合匹配。
优选的,所述电磁阀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其充气或卸气。
优选的,所述放卷轴1为一充气气囊。
优选的,所述放卷轴1外表面设置至少一防滑键2,最佳方案是每列设置三个防滑键2每列呈错位间隔排布。
优选的,所述防滑键2呈间隔阵列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滑键2表面设置增加表面摩擦力的至少一凸起,凸起为颗粒状呈均匀或不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滑键2上设置至少一凹形咬齿。
优选的,所述凹形咬齿开口角度为45°。
优选的,所述防滑键2与所述的放卷轴1为一体设置。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之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方案范围内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百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百盛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3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