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电阻率可调节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4170.9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76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秦明;刘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晟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65 | 分类号: | C04B35/565;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王桂名 |
地址: | 322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电阻率 调节 陶瓷 发热 元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温电阻率可调节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将原料碳化硅、二硅化钼和氧化物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形成混合浆料后,在搅拌磨中混磨30~60分钟后,加入分散剂再混磨2~6小时;其中,浆料的固含量为40~70wt%,各原料的用量为:碳化硅10~95重量份、二硅化钼0.1~20重量份、氧化物0.1~15重量份,分散剂用量为0.1~10重量份;
(2)通过喷雾干燥造粒制备得到复相陶瓷造粒粉体;
(3)将得到复相陶瓷粉体用干压或冷等静压成型,得素坯;其中,成型时,压力控制在100~300MPa;
(4)将成型后的素坯在真空或惰性气体保护的碳管电阻炉1900~2100℃温度下,保温0.5~2.0小时烧结而成复相陶瓷发热元件;
其中,所述氧化物为氧化锆、氧化铁、氧化钛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组合;所述分散剂为聚乙烯亚胺或四甲基氢氧化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原料还包括氮化物,所述氮化物用量为0.1~20重量份,所述氮化物为氮化硅或氮化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分散剂混磨后混合浆料的pH值为9.0~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干燥造粒过程中,进口温度控制在150~230℃,出口温度控制在75~110℃,复相陶瓷粉体的含水量控制在1.0~2.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相陶瓷造粒粉体的粒度为80~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搅拌磨中混磨时,采用碳化硅小球作为研磨介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采用碳化硅90重量份、二硅化钼7重量份、氮化硅2重量份、氧化锆1重量份、氧化铁0.5重量份,所述分散剂为1重量份聚乙烯亚胺;所述制备方法为:
(1)将原料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形成混合浆料,其中,浆料的固含量为40wt%;然后用碳化硅小球作研磨介质,在搅拌磨中混磨30分钟后,加入1份聚乙烯亚胺再混磨6小时;
(2)通过喷雾干燥造粒制备得到复相陶瓷造粒粉体;喷雾干燥造粒过程中,进口温度控制在150~160℃,出口温度控制在85~95℃,复相陶瓷粉体的含水量控制在2.0wt%;
(3)将得到复相陶瓷造粒粉体用冷等静压成型,得素坯;其中,成型时,压力控制在200MPa;
(4)将成型后的素坯在氩气保护的碳管电阻炉1900℃温度下,保温1小时烧结而成复相陶瓷发热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采用碳化硅90重量份、二硅化钼4重量份、氮化铝1重量份、氧化钛5重量份,所述分散剂为1.5份四甲基氢氧化氨;所述制备方法为:
(1)将原料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形成混合浆料,其中,浆料的固含量为55wt%;然后用碳化硅小球作研磨介质,在搅拌磨中混磨30分钟后,加入1.5份四甲基氢氧化氨再混磨4小时;
(2)通过喷雾干燥造粒制备得到复相陶瓷造粒粉体;喷雾干燥造粒过程中,进口温度控制在220~230℃,出口温度控制在95~105℃,复相陶瓷粉体的含水量控制在1.0 wt%;
(3)将得到复相陶瓷造粒粉体用干压成型,得素坯;其中,成型时,压力控制在200MPa;
(4)将成型后的素坯在真空保护的碳管电阻炉1950℃温度下,保温1小时烧结而成复相陶瓷发热元件。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相陶瓷发热元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原料采用碳化硅88重量份、二硅化钼4重量份、氧化锆1重量份、氧化钛7重量份,所述分散剂为1.5重量份四甲基氢氧化氨;所述制备方法为:
(1)将原料在去离子水中混合,形成混合浆料,其中,浆料的固含量为50wt%;然后用碳化硅小球作研磨介质,在搅拌磨中混磨30分钟后,加入1.5份四甲基氢氧化氨再混磨2小时;
(2)通过喷雾干燥造粒制备得到复相陶瓷造粒粉体;喷雾干燥造粒过程中,进口温度控制在190~200℃,出口温度控制在90~100℃,复相陶瓷粉体的含水量控制在1.5 wt%;
(3)将得到复相陶瓷造粒粉体用冷等静压成型,得素坯;其中,成型时,压力控制在150MPa;
(4)将成型后的素坯在真空保护的碳管电阻炉1970℃温度下,保温2小时烧结而成复相陶瓷发热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晟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晟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41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