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4296.6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17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史金华;费笑勇;李晔昉;卢香芹;周雪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6 | 分类号: | F28C1/06;F03B13/00;F28F25/08;F28F25/00;F28F25/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蒋家华 |
地址: | 2113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力 驱动 叶轮 组合式 节能型 冷却塔 | ||
1.一种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包括塔体(4)、设置在塔体(4)顶部的风筒(1),所述的风筒(1)内设置叶轮(2),所述的塔体(4)上部与风筒(1)通过导流装置(3)连接,塔体(4)下部周边设置进风口(7),所述的塔体(4)中设置淋水填料(13),淋水填料(13)的上方设置布水装置(16),布水装置(16)上方设置收水器(19),所述的布水装置(16)包括布水管(23)和设置在布水管(23)底部用于将水喷入淋水填料(13)的布水喷头(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力驱动装置(21),所述的水力驱动装置(21)包括主轴和连接进水口的涡轮,所述的主轴与叶轮(2)连接,所述的水力驱动装置(21)的出水口通过中心管柱(14)连接布水装置(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2)下方设有附设叶轮(22),所述的附设叶轮(22)与叶轮(2)共轴且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淋水填料(13)为分层变流组合式淋水填料,包括上层的逆流式淋水填料(13-1)和下层的横流式淋水填料(13-2),所述的进风口(7)设置在横流式淋水填料(13-2)侧部及其以下的塔体(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逆流式淋水填料(13-1)从前向后由不少于两层的薄膜逆流式填料叠加而成,每层薄膜逆流式填料由薄膜斜波形波纹填料片(13-1-1)叠合而成;所述薄膜斜波形波纹填料片(13-1-1)上下对称设置且通过凹凸定位部(13-1-2)连成一体;所述凹凸定位部(13-1-2)固定在薄膜斜波形波纹填料片(13-1-1)相对的两边上;相邻两层薄膜斜波形波纹填料片(13-1-1)之间设有气流顺风通道(13-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薄膜斜波形波纹填料片(13-1-1)上设有至少两个悬挂孔(13-1-4),所述悬挂孔(13-1-4)沿其周边设有加强圈(13-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孔(13-1-4)上下分别设置有连续凹凸的加强筋(13-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淋水填料(13)顶部与塔体(4)接触部位设置截止壁流部件(6),所述的截止壁流部件(6)上部结贴塔体(4)内壁设置,下部倾斜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3)上部与风筒(1)下端圆滑连接,导流装置(3)下部设置在收水器(19)边沿,且导流装置(3)自下而上呈方形到圆形的渐变。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力驱动叶轮变流组合式节能型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布水管(23)包括主管(23-1)和均匀设置在主管(23-1)两侧两对以上的支管(23-2),所述两侧的支管(23-2)末端分别有一根横管(23-3)连通,所述的布水喷头(15)设置在支管(23-2)的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洋冷却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429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