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脉冲激光脆性材料微加工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534833.7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8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龙芋宏;廖友军;余金伟;江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26/14 | 分类号: | B23K26/14;B23K26/42;B28D5/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欧阳波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激光 脆性 材料 加工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冲激光脆性材料微加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激光直刻工艺具有分辨率高、不需要特制掩模就能实现图形转移等优点,因而在刻蚀加工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但是对于如硅、砷化镓、玻璃等脆性材料,目前的激光刻蚀工艺微孔或细线的深宽比一般只能达到1左右,普通电化学刻蚀此值更小。脆性材料大深宽比的刻蚀加工尚在研究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激光脆性材料微加工方法,用高能量脉冲激光对水中的脆性材料进行微加工,微孔的深宽比超过1,甚至可达3。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脉冲激光脆性材料微加工系统,包括激光控制单元、脉冲激光器、工作台、容器,工件置于水中加工。
现有研究说明,高能量短脉冲激光对水中的工件加工时,其力效应对工件材料的去除主要是局部冲击作用。在超声加工工艺中,超声产生的冲击力对工件的冲击在方式和效果上都类似于压痕硬度实验中压头作用于脆性材料。超声波加工中的材料去除是靠极小磨料局部、瞬时的撞击作用。脉冲激光对水中的脆性材料工件的部分材料去除的力效应与之相类似。
首先基于脆性材料在载荷作用下的断裂机理,可建立水中高能量脉冲激光加工时力效应对脆性材料的去除率模型。材料去除率模型的建立如下:
裂纹的深度为Ch,Ch=ξ3(F/H)1/2 (1)
单个冲击力在一次撞击工件中所去除掉的材料体积为:
式中,为一比例系数(ξ2、ξ3为常数),F为冲击力,KIC为材料的断裂韧性,H为材料的维氏硬度。
定义单位时间内去除掉的材料体积为材料去除率MV,则有:
由式(3)可见,水中高能脉冲激光加工脆性材料的去除率MV与冲击频率f、冲击力F有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48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USB集线器的散热型笔记本电脑
- 下一篇:钵苗插秧机上的旋转种植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