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解酒的活性炭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536967.2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4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牛和三;王立新;王立东;朱仁;回金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承德鑫永晟炭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1/10 | 分类号: | C01B31/10;A61K33/44;A61P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67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解酒 活性炭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解酒的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活性炭来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环境保护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适用于食品和医药卫生加工生产过程中的精制及提纯等,这一切,都源于活性炭的极强的吸附、吸着性能和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能。吸附质与吸附剂的适应性,活性炭的选择性吸附与其孔径分布特征的关系,迫使人们不断提高对活性炭孔隙结构特征的调控技术。
口服活性炭在进入人体消化系统中,可以吸附吸着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避免其随血液流至全身各个部分,引起人体疾患。
活性炭吸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根据用途和应用领域对吸附剂性能的要求,可对活性炭的孔结构进行调控,因此定向制备活性炭,是活性炭制备和应用领域研究的课题,原料特性、制备方法和选定的工艺条件以及制作设备均能改变炭质吸附剂的结构和性能。
白酒生产过程中,会在酒中融入或产生一些对人体有毒有害杂质,它们的物化特性与定向制备用于解酒的活性炭的技术指标要求息息相关。甲醇的分子量为32.04,分子直径0.44nm。乙醇的分子量为46.07,分子直径0.46nm。甲醛分子量为32.04,分子直径0.45nm。乙醛分子量为44.05,分子直径0.50nm。杂醇油的沸点一般高于乙醇(乙醇沸点为78℃,丙醇为97℃,异戊醇为13l℃)。杂醇油中异戊醇的分子量为88.15、戊醇分子量88.15、异丁醇分子量74.12、丙醇分子量60.10。铅的分子量是207.19。黄曲霉毒素有B1,B2,G1,G2,M1,M2各种化学结构式,其中如黄曲霉毒素B1(CAS号1162-65-8)的分子量为312.27。农药中特别是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更应特别注意,常用有机农药,分子量一般在150以上,或二、三百以至2,000左右不等。
目前没有针对酒精中的特定物质制备能够特定的有效吸收酒精中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的材料,以防止饮酒过量发生酒醉和宿醉的现象,导致神智往往无法自控,甚至头晕、呕吐、恶心、脸色灰暗、食欲下降、胃痛和肝痛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解酒的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克服现有技术中解酒活性炭微孔及中孔的孔径分布中不能有效的选择性的吸收酒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解酒的活性炭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选择木质、果壳、毛竹或煤炭为原料,经炭化、活化后定制一定孔径分布及比表面积的活性炭,所述活化是通过间接外加热和通入高温水蒸气的方式对活化室内的炭化料进行活化,原料在活化室缓慢翻滚前行,沿原料前进方向喷入高温水蒸气使得高温水蒸气与原料充分接触对炭化后的原料进行活化;
所述定制的活性炭的孔径在1.0纳米以下的孔容为0.35~0.60cm3/g,孔径在1.0纳米~25纳米之间的孔容为0.45~0.60cm3/g,孔径在25纳米以上的孔容为0.45~1.40cm3/g,比表面积:1100~2000m2/g;
步骤B:对步骤A制备的活性炭进行精制,精制过程包括
步骤B1:向反应釜中加入浓度8~20%的碱溶液,再投入步骤A制备的活性炭物料,得到料液;向反应釜中通入蒸汽加热碱液使温度升至90±5℃,保温固定时间;搅拌保温结束后,向反应釜中通入冷水,使得料液的温度降低至55℃以下,再将料液注入离心机离心脱水;
步骤B2:碱洗脱水后用自来水对活性炭物料进行水洗、脱水,重复水洗和离心脱水数次;
步骤B3:将离心脱水后的物料加入浓度为6~15%的酸溶液中进行酸洗,向反应釜中通入蒸汽加热酸液使温度升至升至65±6℃,搅拌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向反应釜中注入冷水,将釜内料液温度降至55℃以下,并调整活性炭物料pH值在6.5~9.5范围内,将料液注入离心机离心脱水;
步骤B4:酸洗脱水后用自来水对活性炭物料进行水洗、脱水,重复水洗和离心脱水数次;
步骤B5:采用纯净水水洗及离心脱水1~2次。离心脱水后干燥、检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承德鑫永晟炭业有限公司,未经承德鑫永晟炭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5369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